口號喊罷“唱空城”、拈輕怕重“做樣子”、擼起袖子“一邊看”、遇到難題“繞道走”……近日,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對8名“躺平式”干部進行調整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蝸牛獎”“鴕鳥獎”頒給不合格干部
現實中“躺平式”干部雖是少數存在,但這股潛伏著的暗流,危害不容小覷,亟需多措并舉進行糾治。
一
如果給“躺平式”干部畫像,可以有這樣一些典型“肖像畫”。
比如,有的庸碌無為、上推下卸,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消極應付、得過且過,有事一問三不知,遇到工作“兩手一攤”,碰到問題“兩眼一黑”。有的“不喊號子不拉纖,擼起袖子一邊看”,對職責范圍內的工作采取“推、脫、卸、繞、躲”,不推不動,推也不動。
此前,紀檢監察部門揭露“躺平式”干部眾生相時,就曾痛批這一典型怪象:某地級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原黨組書記、主任,就以機構設置調整等為由,生生拖住了某國家數據中心的建設進度3年多,導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的項目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又如,有的慣于使虛勁、做虛功、玩虛活,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起來輕飄飄,落實工作時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導致政令落空、政策走樣。有的怕字當頭、擔當不足,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干事,信守所謂“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世哲學”。
如此“躺平式”干部,拖延了辦事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工作落實打了折扣,貽誤改革發展進程。長此以往,還易在集體組織中滋生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干事難等不正之風,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消解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可以說,“躺平式”干部的存在,危害深遠而廣泛。
二
“躺平式”干部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從個體內生動因來看,黨員干部之所以工作“擺爛”、選擇“躺平”,問題的根源在于思想上出了問題。往大了講,是理想信念“缺了鈣”、思想之舵“偏了向”;往小了說,是職業操守“失了根”、職業道德“滑了坡”。與此同時,還有部分黨員干部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缺乏主動學習意識,缺乏知識、缺乏本領,能力素質欠缺,面臨“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本領恐慌”。
沈騰小品諷刺了“躺平式”干部
從制度機制成因來看,一是權責事項運行制度機制不明晰,上下層級、左右之間存在職責運行邊界模糊、權責交叉問題,客觀上造成黨員干部誰也不敢貿然“攬事”。二是容錯糾錯制度機制不健全,正向保護和警示震懾作用難以有效發揮。三是監督問責制度機制不精準,對“躺平式”干部沒有全面嚴格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更未把“板子”打到具體人身上。四是評價激勵制度機制不鮮明,一些地方和單位奉行“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老舊原則,沒有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價值導向。
從外部環境誘因來看,“躺平”現象也是隨著工作壓力增大而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一。面對“5+2”“白加黑”“996”的狀態節奏、壓力傳導,一些基層黨員干部應接不暇、身心俱疲、不堪重負,被動地選擇疲于應付、敷衍塞責,以履行表面“職責”,代為完成“任務”。
與此同時,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調研扎堆、工作過度留痕、任務層層加碼、“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頑瘴痼疾,不僅占用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大量時間精力,也挫傷了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于是乎被動地選擇“躺平”。
三
糾治“躺平式”干部是一項系統工作,尤需避免“盲人摸象”“頭疼醫頭、腳痛醫腳”“刻舟求劍”的現象,而要堅持系統觀念,樹立系統思維,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動真碰硬、聚力推進、靶向施治。
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樹活風雨土,人活精氣神。精氣神彰顯著一個人的品格特質、氣力狀態、精神風貌,有什么樣的精氣神,就有什么樣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效果。
干部干部,“干”是第一位的,必須堅持“干”字當頭。唯有敢擔當、善作為,干實事、求實效,才能創造經得起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厚植干事創業情懷,就要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深入調查研究,不斷增強本領能力。
樹好制度機制“風向標”。
深化有效制度供給,構建權責制度化、流程標準化、運行規范化、事項明晰化的現代治理體系。
優化容錯糾錯、澄清保護制度機制,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著力消除影響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各種消極因素。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強化監督執紀問責,不搞“避重就輕”式問責,把“板子”打到具體人身上,堅決落實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機制,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尤須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切實用好干部選拔“指揮棒”,讓“躺平者”不能“躺贏”,讓有為者有位,大力選任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的“干將”“闖將”。
優化外部環境“好生態”。
各地各部門要堅持求真務實,強化責任擔當,履行主體責任,持之以恒、堅定不移,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著力為基層減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積極營造有利于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環境。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應永葆恪盡職守、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不斷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更好地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