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1月21日,作為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永久舉辦地特色活動之一,長三角一體化數字文明共建共享——2024年數字長三角發展大會在嘉興烏鎮舉行。會上,《數字長三角發展報告(2024)》正式發布,綜合來看,長三角地區的數字化建設處于蓬勃發展期,多項指標位于全國第一梯隊。
2023年長三角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
自《數字長三角建設方案》實施以來,長三角三省一市加速數字技術攻關,2023年,長三角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占三省一市GDP總量的40%以上。
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長三角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算力基礎設施,累計建成5G基站超72萬個,算力規模指數達165,較上年增長顯著。2023年新增國家綠色數據中心16個,占全國總數的近1/3。
在數字技術創新策源方面,長三角研發創新投入占全國總量的30%左右,加快建設上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同時,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啟動建設首批12家長三角創新聯合體。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3萬件,占全國總量的26.8%。
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方面,長三角已成為我國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高端軟件等產業的主要集聚地。近年來,長三角深入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智改數轉網聯”等數字化轉型,2023年入選國家級數實融合相關平臺數量占全國總數的1/4左右。
在數字社會建設上,長三角醫療、教育、文旅、就業等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目前,長三角已經實現區域內駕駛證、行駛證等40類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累計上線長三角“一網通辦”政務服務173項,數據共享交換累計達9.5億條。
數字政府治理效能方面,創新打造跨省“集成辦”“免申辦”“一碼辦”服務,實現更多“同城待遇”應用場景。全國首個跨省域“智慧大腦”——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智慧大腦上線運行。
協同建設數字時代世界級長三角創新城市群
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正加快制定與實施數據治理、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稅收改革等政策,持續推進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和數字賦能產業升級,以應對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搶占未來發展先機。
未來,長三角將立足區域數字經濟先發優勢,加快創新成果轉化與多學科技術融合,培育未來需求、拓展發展空間,勇當數字時代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具體來說,長三角將圍繞創建AIGC中國創新網絡、加快培育數字未來產業、打造“數字絲路”創新樞紐、強化數字社會普惠服務、激發數實融合應用賦能、夯實創新生態要素保障等重點領域,協同建設數字時代世界級長三角創新城市群。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