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報道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當熟悉的戲曲旋律再度唱響,劇場氣氛頓時升溫。20日晚,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經典劇目《天仙配》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上演。劇中,擔綱主演的是中國戲劇“梅花獎”演員袁媛和一級演員趙章偉,他們在劇中分飾七仙女和董永。
演出后,兩位主演未及卸妝就來到劇場一樓大廳背景板前,和戲迷觀眾“面對面”。互動、簽名、合影,直到劇場熄燈前的最后一刻。韋曉冬陪外婆來聽黃梅戲,順利拿到了袁媛的簽名,剛大學畢業的她笑說:“總有某一刻,你會被黃梅戲戳中。可能是童年記憶突然被喚醒,又或者是自小耳濡目染的影響。總之,黃梅戲唱腔就是‘老少通吃’的。”
黃梅戲是安徽文化的“金名片”。《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經整理改編,于1953年首次被搬上舞臺,傳唱至今逾70年,被譽為黃梅戲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經典劇目。
唱了十七八年的《天仙配》,袁媛從未有一刻倦怠,“經典唱段是百唱不厭、百聽不厭的。更何況,每唱完一場我們都會在演后‘復盤’。一個動作、一個唱腔、一個眼神,都要經歷了幾百甚至上千遍的打磨,一點一滴持續積累,才能在舞臺上得心應手。”此次來滬,袁媛將角逐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主角獎”,趙章偉角逐“配角獎”。
今年1月、4月,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曾兩度巡演上海,反響熱烈。本次演出,是今年第3次巡演,不僅見證著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更見證著薪火傳承的力量。另外,電影《天仙配》也將于明年春天開拍,計劃在2026年首映,以紀念嚴鳳英主演電影《天仙配》上映70周年。袁媛說:“我們將用新的科技手段創作神話電影,音樂從頭到尾貫穿在電影中,黃梅戲經典唱段讓觀眾過足癮。”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