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姚思源先生,于2024年11月8日不幸辭世,享年99周歲。
姚思源,1925年10月30日生于山西汾陽,1945年至1949年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畢業后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匯文中學、北京教師進修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等多所學校。
作為著名音樂教育家,姚思源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對音樂審美教育理念的闡釋和論述,對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出版了《論音樂教育》《論音樂與音樂教育》等多部著作,并在《中國音樂教育》等雜志發表多篇文章。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理念成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并從國家政策的高度全面指導學校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姚思源先生以全面的音樂才能和出色的音樂教育理論素養,培養了大批音樂教育專業人才,桃李天下,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姚思源先生在作曲、音樂理論研究、音樂教學等領域均取得重要成果。創作了多部音樂作品,如《夏夜圓舞曲》(1956年)、《八月桂花遍地開》(1965年)、《紅旗下新一代》(1977年)、《春天在召喚》(1980年),改編合唱作品《鼓浪嶼之波》(1985年),并出版了多部作品集。其中,《夏夜圓舞曲》入選人民音樂出版社新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藝術·音樂》全國版七年級上冊。此外,還編寫了作曲、和聲、復調、配器等不同領域的多部教材。
姚思源先生為音樂教育事業赤誠、執著地奉獻一生,他的辭世是中國音樂界的重大損失。他嚴謹治學、鍥而不舍的精神,必將激勵后輩不斷前行!
姚思源先生千古!
音樂教育應以審美教育為核心。
——姚思源
姚思源先生自《中國音樂教育》創刊即擔任雜志編委,并在此后多年持續關注雜志發展動態,筆耕不輟,于雜志發表《試論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建設與發展》《論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新世紀我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改革發展新動向研究》《回憶與期望——記我參加的“第19屆世界音樂教育大會”》等文章。姚思源先生通過大量教育實踐與思考,透過音樂教育的表象抓住其本質,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視角探尋音樂教育新思想。(據人民音樂出版社官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