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施雨岑)記者11月9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56件流失文物藝術品近日從意大利回歸祖國懷抱。
據介紹,2022年10月、2024年4月,意大利文物憲兵分別向我國通報3件和53件其查獲的疑似中國文物信息。國家文物局根據專家鑒定和法律研判結果,向意方提供了翔實的鑒定意見和法律依據報告,并通過外交渠道向意大利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意方決定返還上述56件文物藝術品。
專家表示,該批文物藝術品主要應為我國甘肅、青海、陜西等地區的出土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中,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彩陶為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提供直接物質資料,漢代、唐代陶俑和元代陶獸提供了當時社會安定富足與開放包容的實物見證。
國家文物局表示,將與意大利文化遺產部門就返還文物藝術品的保護修復、研究展示開展后續合作,以文物為橋梁和紐帶,促進中意文明交流互鑒。
意大利返還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彩陶器(11月5日攝,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1月5日,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陶瓷金屬文物修復室內,專業技術人員在對彩陶文物進行修復。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1月5日,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陶瓷金屬文物修復室內,專業技術人員在對彩陶文物進行修復。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1月5日,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陶瓷金屬文物修復室內,專業技術人員在對彩陶文物進行修復。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1月5日,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陶瓷金屬文物修復室內,專業技術人員在對彩陶文物進行修復。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1月5日,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陶瓷金屬文物修復室內,專業技術人員在對彩陶文物進行修復。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內外彩水波紋彩陶盆(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四大圓圈網格紋雙耳彩陶壺(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回紋雙耳彩陶壺(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旋渦方格網紋雙耳彩陶壺(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六圓圈網紋雙耳彩陶罐(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折帶人形紋高低耳彩陶壺(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平行鋸齒紋雙耳彩陶壺(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四大圈三圓網紋雙耳彩陶罐(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意大利返還中國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彩陶器(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10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中方工作人員將意方返還文物裝箱打包。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10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中意雙方工作人員在文物裝箱前檢查核對。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10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中方工作人員將意方返還文物裝箱打包。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10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中方工作人員在裝箱前對文物進行測量。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10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中方工作人員在裝箱前對文物進行測量。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這是在意大利羅馬拍攝的意方返還文物(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這是在意大利羅馬拍攝的意方返還文物(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這是在意大利羅馬拍攝的意方返還文物(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這是在意大利羅馬拍攝的意方返還文物(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京 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