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23日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之霜降。霜降的到來意味著寒氣漸生,天氣逐漸轉冷,露水凝結成霜,寒、燥是霜降時節的氣候特點。據上海曙光醫院安徽醫院針刀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耿凱介紹,霜降前后人體容易出現感冒、咳嗽、腹痛、腹瀉、關節疼痛等不適,需做好防寒準備,可以按摩養身、食補養陰、樂觀養性。
調理呼吸系統的好時機
耿凱介紹,霜降時節是調理呼吸系統的好時機,秋季主肺,肺主呼吸,此時加強肺臟的養護,可以有效預防冬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可以通過深呼吸、咳嗽吐納等方法來強化、滋補肺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耿凱說:“按摩穴位也是霜降養生的一種手段。”
據介紹,位于手腕橫紋上的“太淵穴”是肺經的主要穴位,經常按摩可以滋養肺陰,緩解咳嗽、氣喘等癥狀;位于足底的“涌泉穴”經常按摩能夠補腎固精,增強人體抗寒能力。
除此之外,耿凱建議霜降時節的起居也應隨之調整,早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陰陽更迭的規律,同時,適量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等,既能增強體質,又不會過度耗散陽氣。
食補貼秋膘、潤秋燥
古人認為,霜降時節應“補冬”,即通過食物進補來增強體質,抵御寒冷。北方有“貼秋膘”的說法,還有一些北方地區認為霜降節氣應該吃柿子,認為可以壯筋骨。
耿凱介紹,霜降時節人體的陽氣開始收斂內藏,陰氣逐漸旺盛,正是養陰的大好時機,因此,養生的重點在于保養體內的陰液,防止因天氣干燥而損傷肺陰。“飲食上可以選擇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梨、蜂蜜、芝麻、銀耳,還要避免吃辛辣燥熱的食物,避免傷及肺陰。”
耿凱也介紹了幾種適合霜降時節食用的食物及其功效。板栗味甘性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之效,柿子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潤腸通便之效,但忌空腹及過量進食、忌與與高蛋白食物同食、忌食柿皮;白蘿卜味甘辛性涼,具有清熱生津、下氣寬中、開胃健脾、順氣化痰之效;山藥味甘性平,具有滋腎益精、健脾補肺之效。
情志調養以防“悲憂傷肺”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醫上是有依據的,耿凱介紹,臟腑氣機在深秋以“收斂”為主,功能低下,生機內藏,人體精神情志趨于抑制,思維遲緩,活動減少,容易出現抑郁情緒,因此霜降時節的情志調養也不可忽略。
“要應該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良好的心態, 可以聽聽音樂,練練書法繪畫來調節情緒。”耿凱說:“中醫認為悲憂傷肺,保持心情舒暢對肺臟的健康至關重要。”
耿凱表示,通過對飲食、起居、環境、呼吸系統、按摩穴位、情志以及藥物等方面的綜合調養,可以有效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迎接冬季的到來。
大皖新聞記者 于源綺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