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小山村突然收到千里之外的問候。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某村的村支書老李前一段遇到了件挺奇怪的事兒,每天早上他都會收到一條陌生人發來的短信,每天發短信的都是同一個電話號碼,每次短信的內容無非是美好祝福之類的話,看語氣像是個女人,似乎沒有惡意。
李書記有些好奇,回復了一聲“你好,你是誰?”對方自稱是人民日報社的編輯,一來二去,李書記交了一個沒見過面的朋友。
今年中秋節前夕,“女記者”打來電話說放假了沒地方玩兒,李書記客套一句來我們鄉下玩兒吧。
誰知兩天后,李書記就接到了對方發來的信息,是一條高鐵訂票短信,對方要從北京來新安縣找李書記玩兒。
這下李書記心里有點犯嘀咕,“北京的那個特別漂亮的女的大老遠來我們這兒農村玩,我覺得是有點不現實”。
盡管心里不太情愿,李書記還是應約到高鐵站,接上這位自稱記者的張某,安排了住宿。
第二天開車陪她游玩了新安縣的景區,結束后又安排她在村里的民宿住下。就在李書記要離開的時候,這位北京來的張“記者”提出了要求,要李書記幫她完成銷售任務,買一套書。
李書記心里一驚,問什么書?多少錢?“女記者”說這一套書是12900元。聽到這兒,李書記心里有數了,認定“女記者”是騙子,讓她把這兩天游玩食宿的費用退了。雙方爭執不下,李書記報了警。
當民警趕到村里進行調查時,這個張某說自己是某品牌火鍋店的服務員,從來沒有冒充過記者。
警方在進一步調取手機證據的時候,發現了玄機。原來這位張女士微信的聯系人里面,有七八十位村支書,遍布全國的各個省份。
在警方的反復詢問下,張某交待她在網上搜索全國各地村黨支部書記的聯系方式,然后以報社記者的身份添加對方微信,待逐步取得信任后和對方見面,欲以自己有銷售任務為由,推銷書籍或者郵票。
真相大白!警方依法對她進行了處理。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正是由于這位李書記的警惕才使得詐騙沒有成功。
根據規定,新聞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義索取、接受采訪報道對象的財物或其它利益,提醒廣大群眾若您碰到以新聞采訪的名義收取費用,或者進行其它推銷斂財行為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
(據大象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