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最近,六安市的嚴女士因為遭遇退費問題而煩惱。她于2022年參加了(甲方)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設的網校事業(yè)部安徽網校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筆面試OAO協(xié)議A班,按合同約定的退費條件,她因筆試未通過,甲方要向她退費6000元。從2022年12月5日開始到2023年11月15日,經過她多次申請、詢問和催促,甲方先后5次向她退費5000元,但最后一筆1000元至今催而無果,不見確切回復。大皖新聞記者10月9日就此事進行調查了解。
參加中公教育培訓,1.2分之差筆試未通過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嚴女士為了參加2022年安徽省六安市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單位考試,自主選擇報名甲方(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開設的2022年網校事業(yè)部安徽網校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筆面試OAO協(xié)議A班班次培訓課程,接受甲方提供的考試培訓輔導。甲方為乙方提供的培訓輔導包括:筆試培訓(網課+3天3晚);面試培訓(一期)。
關于費用的收取,在雙方于2022年6月5日簽訂的《培訓服務協(xié)議書》(2022年度六安市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單位考試筆試+面試協(xié)議班專用)上寫明:“培訓費:甲方于乙方報名參加培訓時,課程培訓費用總金額為7800元,乙方享受優(yōu)惠1000元,乙方實際支付6800元。
“后來的培訓是正常的,然后就是考試環(huán)節(jié),因為1.2分之差我的筆試未能通過。遺憾之后,我就想到合同上約定的退費問題,于是就按要求進行了申請,辦理退費手續(xù)。”嚴女士10月9日上午解釋說。在她提供的協(xié)議書上,的確有“退費約定”等內容,包括退費條件和退費標準。其中,退費標準第一條就清楚顯示——乙方如筆試未通過,甲方向乙方退費6000元。退費辦理的第7條顯示的內容是——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交的完整退費手續(xù)材料,經核實材料真實、符合退費條件后30-45個工作日內,甲方將退費金額支付至乙方提供的銀行賬戶。
讓人不解的是,協(xié)議甲方是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雙方在六安簽的協(xié)議,但協(xié)議上預留的甲方退費聯系地址卻是“阜陽中公教育師大校區(qū)”,沒有寫明辦公地址,退費電話是手機號碼,此手機號碼一開始能打通,后來就關機了。關于異地退費的問題,嚴女士表示當時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就沒有及時提出疑問。
承諾的退費“慢吞吞”,催了一次又一次
“按協(xié)議要求,一共要退給我6000元。前四次退錢還比較順利(2022年12月5日至2023年5月16日),后來就越來越難了,不停地催問才給退了一次。有同樣遭遇的人不是她一個,有人還投訴到六安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嚴女士說。根據她提供的信息截圖,她與經辦人員的“催費”過程可以管窺一斑。
其中,2023年8月11日,嚴女士就在線向經辦老師詢問道:“老師好,請問退款什么時候發(fā)放?目前還有兩個月的退款沒給我。”經辦老師回答說:“退款預計要等到10月份了,因為近幾個月總部都沒有對接打款。”
2023年8月14日,她又詢問經辦老師:“你好,就2000元的退款,不能和總部爭取下么?去年6月份交的錢,一年多了還沒退完……”這句詢問只得到一句回復:“都是會退的,沒事。”
到了2023年10月16日,嚴女士又在線上詢問經辦老師催問退費的事情:“老師好,請問學費什么時候退?上次講10月份。”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經辦老師開始“答非所問”,直接給她回復了2段“廣告”。此后,又經過不停地多方催促,她于2023年11月15日才收到第五筆退費1000元。
轉眼到了今年1月8日,她又線上詢問經辦老師道:“你好,請問還有一筆退費什么時候退?”經辦老師回復說:“這個不太清楚,是總部在安排打款。”“會打款吧?”她詢問道,“會的。”對方回復了2個字;3月12日,嚴女士又向經辦老師詢問最后一筆退款的事情,對方則告訴她說:“你可以反復打01012345試試。”另外,讓她無奈的是,這位經辦老師在退費問題上敷衍她的同時,還時不時給她發(fā)送“廣告”。
沒辦法,她只好按照經辦老師提供的號碼打過去,反映了還有一筆退費的問題。5月8日,她收到了中公教育發(fā)來的信息,信息說:“同學您好,中公教育收到您的退費訴求,非常抱歉給您造成困擾!公司退費在進行中,敬請放心。您的訴求也已對接到退費部門,正在處理中,請耐心等待……”
關于收到的上述信息,嚴女士表示,信息看起來還有點“真誠”,但并沒有盡快落實,“5月8日的回復,到10月9日,又是4個月過去了,我仍然沒有收到最后一筆1000元退款,所以,向媒體求助是沒辦法的辦法。”她說。
退費聯系電話關機,新的聯系人答應幫忙反饋
大皖新聞記者10月9日上午首先撥打了嚴女士提供的協(xié)議書上預留的“甲方退費聯系電話”,但該電話處于關機狀態(tài)。隨后,大皖新聞記者又撥打了01012345北京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也就是經辦人提供給嚴女士的號碼。該熱線接通后,接線員認真了解了記者身份,聽完相關“催費”情況后表示了理解,表示已認真做了記錄。
10月9日中午,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400”電話接線員給大皖新聞記者提供了中公教育阜陽分校的一部座機電話。大皖新聞記者9日下午撥打該電話,一名女同志接聽后表示她是中公教育阜陽分校的銷售方,并不負責退費,但她又表示原先嚴女士聯系的退費老師現在不負責退費了,已經換成了分公司的孫老師。
“出現退費難以來,也有學生來問我們,我們其實也沒有一個專門的人來負責退費,那總有一個出來跟學生講目前的政策是什么,所以我是負責給他們講解這個政策之類的,信息呀,方式呀,新的動向呀,等等。”這位孫老師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解釋說,他們屬于地方分公司,一直是負責接待學生的,費用是由總公司在退,因為資金可能會有點緊張,也一直在籌集資金,也有一年多了。“她的情況我們會反饋上去的,聯系一下,問問是啥情況。”孫老師記錄電話并答復說。
大皖新聞記者 竇祖軍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