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橫溪村的火電廠曾非常紅火,因轉型需要,近年開始分批逐步停產,職工大多搬走,廠區空曠冷清。然而,因為該廠生活區的一家“陳氏電廠螺螄”引領,“電廠螺螄”招牌的餐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省內外無數人來嗦螺螄,看廠區風貌,老廠區也順勢轉型成螺螄小鎮,7月19日試營業(8月11日正式開街)以來接待客人數十萬人次,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美食小鎮。
9月26日晚,夜幕逐漸降臨,通往廠區的路上,精心布置的亮化讓道路成為璀璨奪目的景觀大道,入口處開始,螺螄小鎮的標簽隨處可見,偌大的廣場中間,舞臺、音響、吉他、歌手,一曲曲懷舊老歌,讓人仿佛回到了激情滿懷的青春歲月。廣場兩側,主打電廠螺螄的夜市攤,一個連著一個,食客嗦螺螄,喝啤酒,聽音樂,不亦樂乎。
大皖新聞記者向電廠生活核心區(螺螄小鎮)走去,到小鎮中央時,看到鱗次櫛比的堅固而頗有時代建筑特色的老樓,充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氣息的生活場景,老火車站候車室、郵局等,讓人感覺穿梭到了往昔歲月,道路一側,是一個挨著一個的電廠螺螄招牌的餐館,餐館及大樓都被裝飾成懷舊風,充滿生活氣息,一個又一個和生活有關的金句招牌,讓人會心一笑,又感受到享受生活的美好。
據了解,分宜橫溪火電廠繁華時,職工連帶家屬有數萬人,電廠有火車站,職工住宅鱗次櫛比,各類設施一應俱全,這個廠子讓橫溪遠近聞名,很多人也在火電廠找到謀生機會,已年過7旬的陳長青是其中之一。1992年,陳長青在電廠生活區開了個小餐館,眾多拿手菜中,小炒螺絲最受食客歡迎,成為招牌菜,不僅是電廠人的最愛,也吸引很多山外的食客慕名而來,“陳氏電廠螺螄”成了當地特色餐飲地標。
據介紹,分宜的螺螄以鈐陽湖畔野生田螺為原材料,螺肉緊致,個頭也大,新鮮美味、易于吸食,加上當地獨特的烹制技藝,螺肉和調味湯美妙融合,有強烈的舌尖快感,成為贛西地區美食文化的代表。
陳長青開了頭,當地人看到機會,以“電廠螺螄”為招牌菜的餐館迅速增多,僅分宜電廠廠區就有十幾家以“電廠螺螄”為招牌的餐館飯店,形成遠近聞名的螺螄美食街。在分宜及新余,打著電廠螺螄招牌的餐飲店有上百家。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大量的外地游客專門前往新余,只為品嘗一口“電廠螺螄”為主打的當地美食美味。
近年來,隨著國家能源供給側改革,分宜發電廠現廠址分批逐步停產搬遷,廠區設施逐漸閑置,分宜縣也敏銳地抓住了分宜火電廠螺螄品牌火爆的契機,在保存電廠原有風貌及設施基礎上,規劃建設小鎮景區項目,將分宜電廠工業遺存文化和獨特的螺螄飲食文化有機融合,打造文旅綜合體。
螺螄小鎮項目總用地面積約270畝,總建筑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項目包括老劇院、老工人俱樂部、螺螄小院、螺螄工坊、集市、酒吧、郵局(咖啡)等,構筑獨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代感的體驗街區,主打懷舊體驗。經過試營業的火爆后,8月11日正式開街。
運營以來,景區客人絡繹不絕,特別是雙休日、節假日,不僅新余人去,連周邊的宜春甚至湖南等地游客也紛至沓來,螺螄小鎮每天消耗的螺螄有數千公斤。這里成了分宜縣的網紅“打卡”地,食客不僅可以品嘗到以小炒螺螄為代表的新余特色美食,在老廠區轉一圈就能拍到大量的特色照片。游客通過各種自媒體平臺自發傳播與稱贊,圖片與視頻呈現的活色生香、懷舊往昔,成了螺螄小鎮最好的廣告。
當地表示,螺螄小鎮景區將繼續挖掘分宜的旅游資源和地方特色文化,優化文化服務和產品供給,完善住宿等各方面的具有時代懷舊特色接待功能,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