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店“小天鵝東山專賣店”稱,因店鋪新來的運營對平臺活動規則理解錯誤,使得買家以超低價格購買到洗衣機。商家發現設置錯誤后,及時下架鏈接,但在鏈接上線的20多分鐘內,下單金額近4000萬元,涉及貨值7000萬元。商家現懇請買家申請退款,并表示歉意。
有網友認為,這種意外導致的損失買家應諒解,“商家還沒發貨,中斷交易,這樣商家沒有損失,客戶也沒有理由拒絕。”也有網友持相反觀點,認為這是商家自身錯誤導致的,不應由買家來承擔。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若類似案件涉及金額巨大,網店在符合平臺規則及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與買家協商退款,但無法直接強制執行。當商家因錯標價致商品被賣出后,如果選擇單方面悔單或采取閉店等解決,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合理的,商家因錯標價格導致的問題應由商家自行承擔責任。
“小天鵝東山專賣店”店家懇請買家退款。圖/網絡視頻截圖
有店家設置錯價格最終自己承擔損失
據店鋪公告,這一錯誤導致全店洗衣機以成本價四五折的價格被售出。店鋪于當天零點20分發現問題,對店內貨品進行下架處理,但被拍多單。商家表示,店內一共只有6個人,在小縣城經營該店,最近幾年沒賺到錢,“幾萬單、幾千萬元的金額對我們來說都是天文數字。”
對此,店家致歉并懇請買家理解其難處,同意辦理退款手續。后續,他們將加強對同事的培訓管理。
記者注意到,2014年,聯想在其官方商城后臺升級時,把原價1888元的聯想平板標成了999元,10小時賣出11萬臺,損失金額巨大。對此,聯想稱不會取消下單,損失由聯想承擔。2008年,戴爾將原價7599元的液晶顯示器寫成2515元,引發消費者瘋狂搶購,而戴爾公司最后承諾按該錯誤報價出貨。
9月2日,某小家電電商從業者小宇告訴九派新聞,這樣的事在行內確有發過,自己也犯過類似錯誤。雖然有設置異常情況的系統提示,但因事發突然,且多在凌晨,想要立即挽回較為困難,“電商平臺優惠系統復雜,有時候會疊加各種優惠,很容易搞錯。”
上游新聞曾報道一廚電網店因優惠條件設置失誤,一夜之間被消費者以低價下單四千多單,因成交金額巨大,網店不得不閉店。該網店老板梁先生表示,已對訂單進行退款或賠償處理,但由于無法發貨,平臺保證金已經搭進去了,還有部分消費者要求退款30%或退一賠三,無奈之下只能關店。
農產品網店經營者田先生在設置自家生姜價格時也發生錯誤。原本他想將9.8元/斤的生姜設置為活動價8.8元/斤,卻錯誤設置為減掉8.8元,變成了1斤生姜只需要1元。田先生接受湖北經視采訪時表示,活動剛開始他就發現價格設置錯誤,打算趕緊將活動下架,但顧客下單速度太快,加上手機卡頓,十幾分鐘后,他才成功把購買鏈接下架。此時已有4萬多人付款,銷售了76000多單,需要發貨80多萬件,初步統計,按照這個價格發貨,自己至少要虧損400萬元。最終,田先生選擇關閉店鋪,懇請顧客退款。
律師:店家無法強制買家退款
據讀特新聞,一些買家為最大限度獲取平臺或店鋪優惠,會組織社群“擼毛群/擼貨群”,一旦有超低價折扣商品或促銷活動,便在群里發布消息,號召群友們一起“薅羊毛”。一位“薅羊毛社群”組織者表示,規模較大的“擼貨群”必須有自己的渠道獲取優惠信息,“純靠人力肯定是不可能監測到的,有時候有技術手段,還有的時候要有人脈。”
95后女生小王就加入了不少這樣的社群,她告訴九派新聞,群內會時不時分享一些優惠券,有時候可以低于市場均價的價格買到商品,包括零食、日用品、家電等各項均有涉及。“有些商家有拉新、促活的需求,會主動放券出來,一般也便宜不了多少,就少個幾塊錢。”小王稱。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普通用戶偶爾撿漏,一般不構成違法,但應注意不要超出合理范圍。明知漏洞多次“薅羊毛”的“羊毛黨”,可能構成違約或侵權,需承擔民事責任;若行為嚴重,還可能構成詐騙等違法行為,需承擔行政或刑事責任。以此謀利的黑灰產團伙,該類行為往往涉及詐騙等犯罪行為,可能觸犯《刑法》中的詐騙罪等罪名,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上述這類網店設置錯誤價格導致巨額損失時,賣家是否可以對買家實施退款強制執行?另外,在這種情況下,買家以低價購買多件商品,并在二手平臺轉賣,是否涉嫌違法?
付建認為,若案件涉及金額巨大,網店在符合平臺規則及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買家退款,但無法直接強制執行,“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保證金出于雙方事前的約定,電商平臺有權在滿足一定條件下予以扣除,但一般不可針對消費者,否則屬于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而如果買家利用商家價格設置錯誤進行大量購買并轉賣,可能構成不當得利,但不直接等同于違法。目前,我國法律沒有明確條文直接針對此類行為進行規范,但可能涉及《民法典》中關于合同訂立和履行的規定。
他表示,在發生該類情況時,網店可與消費者進行協商,主張不進行發貨退款,或補足合理的差價。對此,商家可以適當讓利消費者,若協商不成,也可以請求相關部門進行介入調解,必要時可以保留證據,主張成立重大誤解,進而撤銷合同。合同撤銷后,其民事法律行為自始無效,雙方互負返還義務。
而當商家因錯標價格導致商品被賣出后,商家選擇單方面悔單或采取閉店等手段,對消費者來說是不合理的,商家因錯標價格導致的問題,應由商家自行承擔責任。商家不能單方面悔單或拒絕履行合同義務,否則將構成違約而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包括賠償消費者因此遭受的損失。但這只限于民事糾紛,商家并不涉嫌違法犯罪。(據九派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