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法國執法部門28日宣布,對社交媒體平臺“電報”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維爾·杜羅夫啟動正式調查。其中一項罪名最重可判10年監禁。
杜羅夫當天繳納500萬歐元后獲得保釋。消息人士說,法方同時正向瑞士求證關于杜羅夫家暴親兒子的指控是否有足夠證據。
杜羅夫。圖據央視
十宗罪
巴黎檢察官洛蕾·貝屈奧說,杜羅夫所涉罪名包括組織團伙管理網絡平臺縱容非法交易、傳播兒童色情制品、販毒、詐騙、洗錢,以及拒絕按執法機構要求提供信息或文件,向犯罪分子提供加密服務。
這些指控約有10項,罪名相當嚴重。其中,僅管理網絡平臺縱容非法交易一項罪名,最重可判10年監禁和50萬歐元罰金。
在法國,受到正式調查不意味著有罪或者必然會受到法庭審理,但表明法官認為有足夠證據推進調查。據路透社報道,調查可能持續數年才會進入審理階段,或者不了了之。
杜羅夫的律師達維德-奧利維耶·卡明斯基說,杜羅夫因“電報”平臺的犯罪行為而受牽連,“全然荒謬”。這一平臺遵守歐洲聯盟所有數字技術規定。
杜羅夫24日晚在巴黎近郊布爾歇機場被法國警方逮捕。長達96小時的羈押時限28日結束,杜羅夫被移交巴黎法院,當晚受到起訴。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播發的視頻顯示,28日深夜,杜羅夫一身黑衣,戴著黑色棒球帽、墨鏡,離開法院,在保鏢和律師陪同下登上一輛商務車。據貝屈奧介紹,杜羅夫以500萬歐元交保,每周需兩次到警察局報到,不得離開法國。
新指控
一名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記者,杜羅夫還因涉嫌對親兒子實施“嚴重暴力行為”受到調查。
衛星社援引瑞士一項法院裁決報道,杜羅夫的前女伴、即孩子母親博爾加爾去年在瑞士對杜羅夫提出指控,稱杜羅夫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在巴黎、阿聯酋和瑞士日內瓦三次打他們的兒子,導致孩子受傷。
法院裁決文件說,日內瓦檢察院最初以家暴指控所涉事情超過時限為由,拒絕立案。博爾加爾去年5月就此提出上訴。日內瓦州刑事上訴法院要求立案調查。
按照瑞士法律,如果家暴罪名成立,最重可判處三年監禁。
博爾加爾還指控杜羅夫拒絕支付孩子撫養費累計15萬歐元。
巴黎檢方一名消息人士告訴衛星社記者,杜羅夫在法國被捕與家暴指控無關。檢方正向瑞士方面核實,確認家暴指控是否有足夠的法律依據。
杜羅夫生于俄羅斯,現年39歲。他2013年和哥哥尼古拉在圣彼得堡創辦“電報”,后將“電報”總部遷至阿聯酋迪拜。杜羅夫持俄羅斯、法國、阿聯酋和加勒比海島國圣基茨和尼維斯國籍。
杜羅夫 視頻截圖
辯界限
法新社說,杜羅夫被捕的時機和前因后果引發無數疑問。美聯社報道,一些俄羅斯官員認為,這出于政治動機,證明西方在言論自由上的雙重標準。法國總統馬克龍26日否認逮捕杜羅夫是政治決定。
路透社評述,杜羅夫被捕,觸發關于言論自由與觸犯法律界限何在的辯論,同時凸顯數國政府與“電報”之間“不安的關系”。對于那些拒絕就名下網絡平臺所受非法活動指控而配合調查的互聯網大亨,則是一次鳴槍警告。
貝屈奧在一份聲明中說,“電報”平臺被用于不同類型犯罪,司法部門要求提供相關信息,平臺管理方卻“幾乎置若罔聞”,最終引起巴黎檢方網絡犯罪調查部門注意。對于“電報”缺乏配合,法國其他調查機構以及歐盟檢察局旗下不同司法合作伙伴亦有同感。這促使巴黎檢方今年2月發起調查。
“電報”目前約有9億用戶,是俄語地區最主要社媒平臺之一。在俄烏沖突中,“電報”是戰場上重要通信聯絡工具,也是俄烏兩國政府和軍人發布消息、進行宣傳的渠道。
馬克龍也是“電報”用戶之一,曾與杜羅夫多次見面。法國政府2021年授予杜羅夫法國國籍。按美國《華爾街日報》和愛麗舍宮消息人士的說法,馬克龍2018年與杜羅夫共進午餐時建議把“電報”總部搬到巴黎,后者婉拒。(胡若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