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公眾號“貞觀”發布了《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文內關于33歲寧夏女子家庭、上學、考公、租房、去世等方面的描述,其真實性引發了公眾質疑。同時,文章披露的案發地有誤。
經極目新聞記者多方核實,案發地在陜西咸陽,女子的家鄉是寧夏固原。連日來,就公眾質疑的問題,記者走訪了女子的老家固原某縣,試圖了解更多真相。
老家鄉親一個月前得知女子去世的消息
在“貞觀”的文章中,作者稱,這名女子出生于1991年,來自寧夏西海固山區,畢業于北京某211大學,職業為會計,案發前正在西安找工作。女子畢業后考公,多次獲得家鄉事業單位筆試第一,卻一次次在面試環節落榜。今年4月,女子租住作者50平方米的公寓,半年需1萬多元的租金,女子父母借錢幫其支付后,其把父母拉黑,并稱雙方關系不好。今年6月,女子多日未與外界聯系,后被發現死于出租屋內,疑似餓死,警方介入處理。文章還表示,女子家屬扔掉其遺物,還打算扔掉她的骨灰。
遭公眾質疑后,“貞觀”刪除文章。19日,“貞觀”發布聲明:文章系作者投稿,事實性已經過審核,不會對外披露證據自證;案發地并非在西安,對引起的誤解表示歉意;基于尊重死者、保護作者、避免歪曲解讀和過度猜測,才刪除文章。
8月19日,極目新聞記者多方核實獲悉,確有此事發生,案發地在咸陽秦都區。秦都區主要負責人表示,該案初步排除他殺,因家屬不愿尸檢,難以判定死因,案件由警方進一步處理。
8月20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這名女子的老家,固原某縣一村莊走訪。提起“女子在出租屋去世”一事,多位村民稱,這名女子是村里一戶陳姓人家的女兒陳可。村民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村里人聽說了陳可在外省去世的消息,其父母等人趕到事發地處理。這兩天,村里人才在網上得知,陳可是在出租屋里去世的,關于網上的一些說法,家屬正在悲痛中,旁人不敢問,也不好問。
固原某縣一村莊
該村村干部向記者證實了上述村民的說法,村里確有其人其事。記者就文中引發公眾質疑的內容詢問一名村干部,對方稱,她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但不了解事發情況,正在核實,“陳可父母目前狀態不太好,我們不好過多打擾,只能上門慰問,給予照顧。”
20日傍晚,記者在村里嘗試聯系陳父陳母,詢問他們的近況,但未能見到他們本人。
陳家一位鄰居稱,他只知道陳可去世的消息,并不清楚事發原因及怎么辦理的后事。對于疑似餓死在出租屋、家屬丟掉出租屋遺物、甚至扔掉骨灰等傳言,該鄰居反復強調,“我不清楚,不了解情況的外人也不要亂猜、亂說。”
她是早年村里為數不多到北京上學的人
陳可的父親是村民劉兵的叔叔輩,得知陳可去世在外省的出租屋里,劉兵惋惜不已。他說,10多年前,村里能考上大學的年輕人比較少,陳可是村里為數不多到北京上學的人。近幾年,村里的大學生多了,畢業后考公的也多,有些孩子多次沒考上,依然在家復習的情況也有。
劉兵說,陳可還有個弟弟,畢業后在西安上班,已經結婚。陳父陳母常年在家種地,也會就近打零工。對于陳家的經濟條件,他表示不好評判。他舉例稱,村里有的家庭光是買房買車,或是操辦孩子結婚,就已經要花去積蓄。這種情況下,再想拿出一兩萬元,或許有困難。
另一位村民劉奇說,他只知道陳可在北京上過大學,不清楚在哪所大學就讀,學的什么專業。他記得,去年在村委會,陳可來取感冒藥時,見過一面。還有一次,該縣某單位工作人員到陳家辦事,曾與陳可聊起過“邊工作邊復習考試”的話題。
記者了解到,陳父在家族弟兄里排行老大,他還有兩個弟弟,同住在村里。陳可的三叔陳武告訴記者,因陳年往事,自己已多年未與大哥大嫂來往,他知道侄女去世的消息,但不了解大哥大嫂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
記者就上述文章中描述的情節,一一詢問陳武,他稱自己并不了解。他解釋,自己是個莊稼戶,沒什么文化,不怎么上網,只知道侄女沒了,“村里人也沒在我面前提起過這些傳言。”
陳武說,對于陳可上大學、考試、在外找工作等事情,自己并不懂,彼此見面時也極少談及這些事。而他對陳可來家里看望自己和妻子的事記得很清楚。他說,上次過春節,陳可來家里,帶的禮品是茶葉和水果。一旁陳武的妻子說,“侄女兒只要過年回來了,都會來家里看看我們。”
對于陳可父母借錢幫女兒交房租、雙方關系不好的說法,上述村民、親屬均表示不清楚。有村民表示,“我覺得,父母哪有不疼愛自己兒女的。例如孩子考上大學了,父母砸鍋賣鐵也要供讀。”
走訪中,有村民稱,當地有村民在外地去世,一般會在外地火化,在村里去世的人以土葬為主,“有的家屬會把骨灰撒到大江大河里,但不會隨意丟棄。”另有村民表示,這種處理方式與性別無關。
文中描述的情節與實際情況有出入
20日晚,該縣基層政府一官方人士對記者稱,經初步了解,上述文中描述的部分情節與實際情況有出入。特別是對于陳可疑似餓死的說法,該官方人士說,“正常情況下,一個33歲的成年人不會餓死吧?就算餓了,去飯館打一天工,不要工資,換頓飯吃,也餓不死。”
該官方人士稱,19日他去陳家看望陳父陳母,表達慰問,“一提這個事兒,老兩口就哭成了淚人。”在短暫的交流中,陳父陳母講述了一些情況。
該官方人士了解到,首先陳可是專升本至北方工業大學,并非就讀于211大學,“家里有一張學位證書,寫的是2017年畢業于北方工業大學。”其次,老兩口稱他們沒有扔掉陳可的骨灰,而是在回寧夏的路上把骨灰撒進了河里,其他遺物基本燒了。另外,陳可確實有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的經歷,是否進入面試,相關部門正在核查,“她一邊打工一邊在考試。”
據北方工業大學官網2015年發布的一份《北方工業大學2015年專升本錄取結果》顯示,有名為陳可的學生從北京培黎職業學院畢業,升入北方工業大學,專業為會計學。
該官方人士提到,該村主要的產業是種植中藥材、蔬菜、玉米和養殖業,老兩口除了種自家的地,農閑時會在村里及周邊打零工,“一天可以掙100元左右。”陳可的弟弟在西安某科技公司上班,有工資。陳父因患病,其名下還享受了C類低保。因此,該家庭的生活有保障。
“據我了解,陳母沒有借錢轉賬。”該官方人士表示,陳母第一次給陳可銀行卡轉了1萬元,因銀行卡問題,未取款。之后,陳母又轉了1萬元,陳可成功取款。最后陳母轉的1000元,陳可沒收,“我們不好要求查看聊天記錄,老兩口說已經刪了。”
對于陳可與父母的關系,該官方人士指出,“你想嘛,子女跟父母的關系,能差到哪里去?”
該工作人員表示,當地各級部門還在對上述情況進一步核查。此外,關于該案的處理情況,則由公安機關掌握。
21日上午,記者向該縣相關部門了解上述情況,工作人員稱,家屬現在情緒、狀態不太好,暫時不愿對外再講述此事,“他們暫時也不愿意見我們的工作人員。”
當地一位群眾說,家屬現在還在悲痛之中,人心都是肉長的,希望社會各界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幫扶。
(文內陳可、劉兵、劉奇、陳武為化名)
(據極目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