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Knews報道,近日上海市民王先生反映,去年底,他的父親前往尼泊爾旅游了8天。在落地尼泊爾后,老人在開始行程前,發了條朋友圈,之后就收到了電信公司發來的短信,提示話費已超500元,而等老人回國后發現,最終賬單竟然高達1萬6千元。
圖源:看看新聞Knews
客服人員根據流量單價進行了計算,也沒有提供詳細的單據。“尼泊爾的話是10塊2毛4一兆,這一萬六算下來,流量大概是用了兩三分鐘時間。”客服表示,此費用在國外上不封頂。
王先生表示“好在老人只用了1個GB的流量,如果用了10個GB?15個GB?我是不是要賣房子了?”在收到高額賬單后,王先生父親花了5000元聘請了律師,與電信方面進行協商,電信公司同意給老人打一個8折優惠,也就是便宜3000塊錢左右,雙方未能達成一致。王先生稱不能指望一個將近70歲的老年人自己能做這些事情,他根本不會。
而除了天價漫游費,在雙方協商的8個月期間,這1萬6千元又產生了近9000元的滯納金,也讓他無法理解。對此,營業廳工作人員表示,滯納金就是利滾利的模式,不過他們可協助進行取消操作。
目前,上海電信已給出費用7折、滯納金減免的解決方案,但王先生一家仍表示無法接受。
此事也引起眾多議論。有網友認為流量費用過高,有網友提出出國前應提前做好相關了解。
8月16日,瀟湘晨報記者以用戶身份致電中國電信。客服表示,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流量收費標準。用戶在尼泊爾的流量資費是10.24元/MB,是屬于流量資費偏高的區域。如美國、法國等國家,流量資費標準是25元/天。
據媒體報道,上海聯通在尼泊爾的資費標準是5元/5MB,當日封頂25元。上海移動在尼泊爾的流量資費標準是3元/3MB ,每天封頂30元。
對此,電信客服表示,“不同的運營商合作可能不一樣,電信這邊在尼泊爾的資費可能會比較高一點。”
該客服建議,若網友去尼泊爾當地流量,最好使用當地WiFi,或者購買當地電話卡。“國際漫游不是自動開通的,需要自己開通。開通后才能使用移動數據網絡。”而若開通了國際漫游,身處國外時,一旦打開移動數據網絡,便開始計算流量費用。此時運營商也會發送短信提醒其當地的流量資費情況。
記者詢問上海老人去尼泊爾旅游流量費用高達1萬6千元一事細節及進展,客服表示不便接受媒體采訪。客服還表示,在出國旅游前,最好提前了解所用運營商在當地流量資費情況。(瀟湘晨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