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長江江豚有“微笑天使”美譽,備受人們尤其孩子喜歡。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是長江江豚的主要棲息地,是干流長江江豚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7月24日,大皖新聞記者從湖口縣的中國·江豚灣(湖口)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基地得知,該縣正把江豚作為核心元素打造湖口文旅新地標,將其形成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的名片。
湖口縣地處長江中下游分界點、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要沖,擁有長江流域獨特的“山江湖”生態稟賦和人文底蘊。該縣在中國·江豚灣項目規劃中,充分聽取權威專家意見和建議,立足江豚遷移通道等要素,編制了覆蓋150平方公里的三個區,分別是南北港江豚保護救助繁育區、沿江沿湖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區、沿江沿湖水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全力推進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中心、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漁文化傳承保護中心、南北港候鳥濕地等項目建設。
中國·江豚灣項目旨在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完善保護措施、實施重大保護行動、強化科研攻關突破等,形成保護江豚等水生生物的良性環境。同時,也為探索遷地保護新模式,突破人工繁育的關鍵瓶頸,力爭為實現棲息地保護有創新、遷地保護有進展、種群數量有恢復的總體保護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2017年,湖口成立全國第一批“江豚協助巡護隊”,在全國率先開展“禁捕退捕”試點工作基礎上,2020年投資3億元建成全國首家長江全流域的淡水魚類展示館——長江鄱陽湖水生生物保護基地,展陳面積2.2萬平方米,目前已入館魚類120余種,其中一類品種有鱘魚、娃娃魚、胭脂魚、金吉羅、鯊魚、鰩魚等。
7月24日下午,記者在該保護基地看到,很多游客在參觀,近距離觀看各種魚類的遨游、休憩、玩耍,還觀看到了專業潛水員與魚類的親密接觸。很多從沒看到過的魚類,讓游客格外驚喜,大開眼界。孩子們在展示館流連忘返,興奮不已。
在嚴格保護的同時,湖口縣通過科普、親子游等文旅融合放大江豚保護之效,把江豚灣作為湖口文旅新地標打造,發展旅游產業,2023年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該縣正在加快構建多維格局,以江豚元素為核心打造江豚IP,把江豚灣建成自然觀察、研學教育、生態旅游的目的地,培育文旅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