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江蘇徐州一場人工增雨作業,使全市大部分地區的旱情得到緩解,可這場“及時雨”卻引起部分網友不滿。當晚,在徐州奧體中心有一場某明星的演唱會,現場人多擁擠、環境露天,下雨會帶來不便。
6月22日,徐州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閆伍光對此次人工增雨的必要性及時間選擇作出回應。
明星粉絲怒懟徐州氣象
“花了好幾千挨澆,徐州氣象,你們是故意的吧!”“就不能在演唱會結束后降雨,徐州氣象能不能體諒一下歌迷?”6月20日,在徐州氣象官方微博下,突然出現了很多類似的留言。
6月21日晚,某明星演唱會在徐州奧體中心舉行。有記者聯系到一名到現場的歌迷得知,演唱會開始沒多久,一場降雨到來,不少歌迷因沒有攜帶雨具淋了雨。該歌迷告訴記者,降雨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其實降雨對我們的觀感影響并不大,演唱會現場一直很熱烈,而且當晚天氣本來就熱”。該歌迷表示,他是在演唱會結束后,聽朋友討論才知道,當晚的降雨是人工增雨。
有些歌迷認為,既然是人工增雨,就可以控制時間和強度,對于演唱會這樣的大型活動,應該予以考慮照顧。為此,徐州氣象回復了部分網友的留言,解釋了本次人工降雨主要是為了緩解當地的旱情。
人工增雨需要抓住時機
徐州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任閆伍光介紹,6月21日進行的這次人工增雨作業,徐州氣象在6月20日就發布了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公告中指出,此輪人工增雨是為了改善土壤墑情、促進農作物生長。
“21日是分為7個作業組,每個作業組發射了4枚增雨火箭彈,作業時間基本上是在午后1點到3點左右。”閆伍光介紹,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21日中午到夜里徐州有一次較明顯降水過程,根據旱情發展和抗旱需要,徐州市氣象局抓住此次降雨時機,在全市組織實施了多點多次人工增雨作業。
“增雨效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睢寧和新沂,基本上都是中到大雨,部分地區還下了點暴雨。”閆伍光說,他們是根據天氣情況開展的人工增雨作業,當看到雨馬上到某一個區域,就對著云發射火箭彈,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如果雨沒有來,我們不可能去發射增雨火箭彈,如果雨來了卻沒有發射,那就錯過了時機。所以時機很重要,雨來的時間不是由我們氣象部門或某一個地方決定的。
”對于此次“明星粉絲懟徐州氣象”風波,閆伍光稱,21日距離奧體中心最近的人工增雨作業點位于銅山區單集附近,與奧體中心的直線距離為24km,雨區移動方向為東偏北方向,單集作業點發射火箭彈播撒碘化銀催化劑,隨著雨區的東移,只會對下游產生較大的影響,對奧體中心演唱會沒什么影響。“我也看到網上的一些評論了,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還是要從全市的旱情考慮,重點保障農業抗旱。”
【媒體評論】
只怕高臺被雨淋,誰聞地里農民哭
對此,潮新聞發表評論指出:每個人都有情緒,也有宣泄情緒的自由,但凡事總得講個道理,論個是非。我們能理解部分觀眾“不愿大雨影響自己看演唱會的體驗與心情”的不滿情緒。但在發牢騷和宣泄怨氣之前,最起碼要知道這些常識:
一,人工降雨工作,帶有強烈的公共和民生屬性,其存在,不是為了刁難誰,而是為了服務大眾、服務社會;二,人工降雨,是一個講究科學的事,什么時候降,在哪里降,都要考慮實際需求和情況,要看時機,是可遇不可求的,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三,我們看待一件事,要客觀理性,而非片面無理,要分得清“大小王”,不能只考慮和放大自己的私心,忽視了他人和社會的正當利益。
前些天,徐州啟動了抗旱Ⅳ級應急響應。相關通知顯示,4月份以來,徐州全市平均降雨僅29毫米,較常年同期141.7毫米偏少80%,位于建國以來倒數第2位。據農業部門統計,全市土壤缺墑面積已達249萬畝,西部豐縣飲用水水源地已出現緊張局面,全市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說句實在話,對于降雨,當地農民都盼了好久,望眼欲穿了。降雨,不僅關乎農民的切實利益,也關乎當地的糧食生產和抗旱需要,這背后關聯著無數人和諸多行業的切身利益。從這個角度看,人工降雨對徐州有多重要,也不言而喻了。
是看演唱會重要?還是緩解干旱重要?了解了這些,那么有些人忽視抗旱的重要性,人工降雨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只在乎自己看演唱會會不會被淋,顯然是狹隘且無知的。他們的指責,顯然超出了正常“吐槽”的范疇。
只怕高臺被雨淋,誰聞地里農民哭。那些說“徐州氣象能不能體諒一下歌迷”的人,既然如此強調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是不是也應該體諒一下徐州的農民,以及受旱情影響的每一個行業、企業和個人?
我們向來不愿意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別人,希望這些指責“徐州氣象”的人,只是因為不了解情況,不懂科學,才產生了錯誤的判斷和反應,不帶有“主觀惡意性”。這事也提醒我們大家,在沒搞清楚事實和真相之前,還是當謹言慎行,莫要人云亦云,被帶節奏,要一個正確的三觀。以免在無形之中,用自己的言行制造矛盾、放大撕裂,傷害無辜的人,給社會帶來誤導和負面影響。(北京青年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