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聞11日從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公安分局獲悉,6月7日,因情感糾葛,武漢一男子挾持了前妻的現任男友,并揚言要將其殺害。武漢市人民警察培訓學院心理學教官應紅杰通過4個多小時的遠程心理疏導,終于穩定了嫌疑人的情緒。最終,余某被捉拿歸案,人質也順利獲救。
短信截圖。圖/武漢市公安局
【1】“聽人勸,吃飽飯”
7日晚10時30分許,正是端午假期第一天,回河南老家探親的應紅杰在醫院陪護生病的母親。此時醫院剛剛熄燈,他剛閉上眼睛準備入睡。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應老師!十萬火急!向您求援”。
應紅杰當下就覺得一定有什么大事,他冷靜地問出了什么事情。原來,武漢一男子余某因與前妻發生情感糾葛情緒失控,駕車挾持了其現任男友程某,并揚言要殺害人質,現不知所蹤。警方已經試過聯系余某,但是電話被拒接。因該男子情緒極不穩定,在鎖定他行蹤之余,還需要即刻對他進行溝通勸導。
在問清楚嫌疑人余某姓名、年齡、職業等信息后,應紅杰立刻嘗試與余某電話溝通,可連打6次都被掛斷。因為身處外地,應紅杰只能先在線教授出勤民警幾條談判技巧。
余某拒絕語音溝通,應紅杰于是選擇用短信進行勸說。不過,應紅杰沒有選擇用“警方”這個身份與他進行溝通。他聲稱自己是他領導的朋友應老師,還曾經和他一起吃過年飯。
應紅杰稱這一招叫感情療法,俗稱“套近乎”: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以后和能給他談交易。“溝通者的身份是很重要的,不要光去指責他,要具有同情心,將心比心才能說動嫌疑人”,他告訴九派新聞。
他連發了20多條短信,“冷靜一下,事情終將會解決的,沒必要把自己賠進去!”“別鉆牛角尖,千萬別沖動做傻事。”“聽人勸,吃飽飯。真的不要沖動!再大的事,終歸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直到時間過去了2小時,8日凌晨1時許,余某終于回復了他的態度:“應老師,我不傷害人質。”
【2】“能用舌頭,別用牙齒”
接到短信之后,應紅杰就知道他動心了。他趕緊再次撥通了余某的電話,這一次,電話通了。可是余某并不說話,應紅杰又對他進行引導。
應紅杰稱,談到后面,余某對著電話連嘆了四聲氣。聽到這個嘆息,應紅杰就知道他其實也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說不定他還在后悔自己沖動的行為。
于是他再次詢問余某的地址,還承諾自己會去接他。聽到此話,余某猶豫著說出自己在新洲區的一個橋上。應紅杰稱,這樣說其實是為了給他臺階,給他希望。“許多犯罪嫌疑人就像是掉入了汪洋大海,只要給他們一塊木板,他們就會緊緊抓住。”
應紅杰立刻將線索轉告給民警,結果民警去到現場后,發現余某和人質并不在那。應紅杰又打電話過去,這一次他沒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運用了“單刀直入”談判法,他直截了當地警告余某:“你如果邁出這一步,不僅將毀掉兩個家庭,你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應紅杰稱,這樣說,是因為許多嫌疑人在那個時候其實是迷茫的,需要有人給他一個方向。當頭的棒喝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終,又經過了2個多小時,余某徹底放棄了殺害人質的念頭,并說出了自己和人質的位置——新洲區舉水河大橋旁的一個小山包上。
6月8日凌晨4時許,警方順利將余某抓獲,并成功解救了人質程某。經檢查,程某僅受輕微外傷,身體狀況并無大礙。目前,犯罪嫌疑人余某已被東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得知此事被妥善解決,應紅杰覺得自己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下了。
他對九派新聞表示,這幾天,自己一直在思考,以后警務培訓要將技術與戰術有效結合,更好地發揮警務實戰培訓主陣地的作用和智庫作用,為指揮機關和基層一線所隊提供更加貼合實戰的服務保障和技戰術支撐。“其實能用舌頭解決的事情,就不必用牙齒解決。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古人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這些都是要去學習摸索的。”
據介紹,應紅杰現年54歲,系武漢市人民警察培訓學院教官,一級警督。2011年從部隊轉業后參加公安工作,主要從事公安心理學研究與教學,曾發表過多篇心理學專業論文。
2020年,他開通的“應老師心理咨詢熱線”為近千名民警輔警及其家屬和地方群眾提供了公益服務。參警以來,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市局嘉獎7次,2022年3月份被評為“馬天民”式最美基層民警,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優秀教官。(九派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