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的漲跌似乎總喜歡跟車主們過不去:可不,5月29日國內油價調整時間窗口之前,國際油價一波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三連漲”,讓國內本來已經快要到手的油價下調泡了湯。
但這個時間窗口一過,國際油價又迎來一波連續四個交易日的“四連跌”,并創下近4個月以來的新低!
北京時間昨天夜間,國際油價更是突然跳水,到今天凌晨收盤,紐約、布倫特原油期貨跌幅均超過3%,其中紐約原油期貨跌幅3.88%,最低跌破7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跌幅3.65%,跌破80美元/桶大關,最低逼近78美元/桶。
至此,從5月29日至今,國際油價已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四連跌”期間,紐約、布倫特原油期貨累計跌幅均超7%。
國際油價突然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歐佩克+組織周日宣布了最新會議的決定,成員國中8國決定將2023年11月宣布的日均220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今年9月底,之后將視市場情況逐步回撤部分減產力度。此外,去年4月宣布的日均165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延長至2025年底。
這些自愿減產成員國包括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哈薩克斯坦、科威特、阿曼、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歐佩克+減產延期,但實際是在為增產鋪路。從協議的內容看,實際上意味著歐佩克+將從今年10月開始向市場增加供應,而明年則大幅增加。
國際能源署公布的數據表明,歐佩克+需要堅持減產,才可能在下半年制造全球原油的供應短缺。如果該集團解除限制,恢復生產,就會出現新的供過于求。最新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低于預期,也突顯出需求方面的擔憂。
國內下一次油價調整的時間窗口是6月13日24時。雖然目前離調整的時間還有六個交易日,但從目前的國際油價趨勢看,到時候油價下調是大概率事件,除非出現重大突發情況導致國際油價連續大漲。
據金聯創測算,截至今天,國內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79.22美元/桶,變化率為-2.88%,對應的國內汽柴油零售價下調幅度為145元/噸。如果折算到每升的話,降幅超過1毛。
目前浙江省92號汽油的零售價為7.97元/升,95號汽油為8.48元/升,0號柴油為7.65元/升。今年以來到目前為止,國內成品油價格呈“五漲三跌三擱淺”的格局。以浙江省92號汽油為例,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0.46元/升,私家車加滿一箱油(以50升計算)要多花23元錢。(潮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