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廉潔四川發布一則案例。
張虎,男,1970年2月出生,四川安岳人。曾任內江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四川內江博達建筑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內江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等職務。2022年3月,接受內江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2年9月,張虎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3年2月,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
“頂級”、“高奢”,這些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相去甚遠的詞匯,卻是內江市國資委原黨委書記、主任張虎一家人的生活日常。
一個普通收入的家庭,為何能如此高調奢侈?消費資金從何而來?真相隨著審查調查的進行而漸漸浮出水面……
初心變質 沉溺虛假“富人夢”
張虎出身農村,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內江市資中縣市政園林所工作,因為組織的精心培養和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從一般干部逐級升至縣級領導干部。
那時的他勤儉節約、勤勉上進,作為市招商局駐深圳分局負責人,懷揣著“帶動內江經濟發展”的初心,陪同客商遠赴香港、澳門等地學習考察,然而在考察途中的別樣見聞,卻沖擊著他的思想防線。
2009年,張虎參加考察活動時,看到客商在奢侈品店揮金如土,購買價值幾萬的包、幾十萬的手表眼都不眨一下。當客商勸說張虎購買時,他卻猶豫了,不是不喜歡,而是囊中羞澀。這件事如同利刃一般刺痛了張虎的內心,對比開豪車、穿名牌、住別墅的客商,自己雖身為領導干部,卻十分“寒磣”,甚至在購買住房時,還要用公積金貸款、賣掉舊房才能勉強湊夠房款和裝修款,辛辛苦苦工作一年掙的錢,還沒有客商一次性消費多。他不由心生感慨,自此,一顆“追求享樂和奢靡”的種子在張虎心中悄然種下。
2012年9月,張虎被任命為內江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工集團)董事長,權力隨之變大,身邊也逐漸多了各懷目的的商人老板。目睹了商人老板的高檔吃喝、名牌穿戴、豪車出行,張虎的心態愈發失衡,享樂奢靡思想不斷“萌芽”,直至對送上門的“好處”失去招架之力。擔任董事長僅一個月,張虎便收受了某建筑公司市場銷售顧問楊某某所贈“好處費”12萬元。次年,另一建筑公司實際控制人宋某某,以普拉達公文包、范思哲夾克、博柏利襯衫等奢侈品開道,很快與張虎搭上線,并獲得其信任。
至此,張虎心理上的落差逐漸轉變為行為上的偏差,閑暇時間不再專注于學習,而熱衷于與老板“朋友”稱兄道弟、推杯換盞,追求吃高檔菜、喝高檔酒、抽高檔煙,上萬元的皮鞋、7萬元一副的眼鏡、10來萬元的首飾說買就買……“高消費”儼然已融入張虎的日常。
2013年至2022年期間,張虎先后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以拜年拜節名義所送現金27.7萬元,名煙378條、名酒244瓶,以及大量名牌夾克、襯衣、皮包等奢侈品。
上行下效 帶壞一域風氣
除了自己追求奢靡、貪圖享樂外,張虎還將這種不良習氣帶到了單位和家庭。
在審查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發現張虎車中有十幾瓶高檔酒,辦公室存放著幾十條高檔煙,這在建工集團干部職工眼中早已司空見慣。他常常給干部職工灌輸“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企業就是企業,企業的形象要么高端大氣上檔次,要么低調奢華有品位”等錯誤思想,當干部職工向他請示幾萬、幾十萬的支出時,他常說:“這點渣渣錢,找一下分管領導商量就行了?!?/p>
張虎還多次帶下屬一起接受管理服務對象的宴請,在他的“帶領”下,有的干部上行下效,不琢磨事只琢磨人,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迎來送往、吃喝玩樂上。2023年10月,內江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謝某某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廉潔紀律、組織紀律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工作中養成的壞習慣,也被張虎帶回了家中。他經常勸說家人要改變消費觀念,“東西好不好,錢識貨,用了才是錢,不用就是紙。”在張虎的鼓動下,家屬的消費理念發生了巨變,原本節儉的家庭開始追求“名牌”和“高奢”,以往舍不得買的東西如今說買就買,毫不含糊。在不良家風的影響下,其兒子也學會了“享受生活”,讀書期間的消費遠超其他同學,錢不夠用時,便開始網絡貸款。兒子的高額網貸讓張虎苦不堪言,正如他懺悔所言:“子不教,父之過?!?/p>
為了滿足自己和家庭的高消費,張虎毫無底線打招呼、作安排,同不法商人沆瀣一氣,大搞權錢交易。2011年至2022年,張虎非法收受錢款高達2558萬余元。
“看到不正當利益的引誘,心中想到的都是接受的理由,知道沒有守住底線、觸碰了紅線,卻心懷僥幸,自以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睆囊鈿怙L發的領導干部到身陷囹圄的階下囚,張虎一步步腐化墮落,最終走進高墻鐵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