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據《焦點訪談》報道,有學校存在小升初“掐尖招生”的現象。本來小升初實行的是免試就近劃片入學政策,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機構舉辦的以配合個別學校“掐尖”為目的的招生說明會正在暗地開展,“掐尖招生”亂象多、手段隱蔽。
5月17日,據微信公眾號“首都教育”消息,經核查,媒體曝光的存在違反陽光招生要求行為的涉及朝陽區的兩所學校,即北京明誠外國語學校(民辦學校)和陳經綸中學。涉及的校外培訓機構核查工作正在進行中,隨后進行處置。
針對學校違規行為,專班第一時間約談明誠外國語學校、陳經綸中學集團總校負責人,責成學校立即整改,封存學生簡歷和試卷等相關材料,堅決杜絕“掐尖招生”等違規招生行為。后續將進一步核查問題線索,對屢禁不止、明知故犯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處理。
此前報道:
所謂“掐尖”,就是“點招”,是指個別學校通過各種違規手段,先于派位入學之前就鎖定并招收尖子生,以此來與普通學校拉開生源質量的差距。“掐尖招生”亂象多、手段隱蔽:
方式一:選拔考試
所謂“小五班”,指的是中學對小學五年級學生進行小升初選拔,入選的學生六年級就直接進入初中學習。
方式二:參加杯賽
今年1月,教育部、公安部等多部門聯合發文,再次明確表示:大師賽、希望杯、華杯賽等均屬違規舉辦的黑競賽,堅決打擊違規黑競賽。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學科類的違規競賽、黑競賽隨后便以夏令營、冬令營或者研學等名義進行。
方式三:篩選簡歷
“雙減”之前,附有孩子的競賽成績、考級成績的簡歷大多直接放在學校門口或保安室。“雙減”之后管控嚴格,家長要么在校園開放日時把簡歷交給老師,要么給學校發電子郵件,而提供學校郵箱信息也變成個別機構賺錢的新門路。
記者了解到,一些被“點招”成功的孩子,為了進入更好的班型,還得繼續“卷”,爭取進快班。
目前教育部正在組建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工作組,接下來會參與到全國范圍內的跨省交叉互檢工作中,及時對“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違規行為和查處情況進行通報。(九派新聞綜合首都教育、央視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