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這陣子公映的新電影都挺水的,趕巧孫娟的阿勒泰水草豐茂,雖然差點談戀愛變成偶像劇,好在最后守住了底線,雖然最后杠爺繳了槍,但一切行將失去的感覺,讓我覺得口碑還能上一點。算不上爛尾吧,讓人欣慰沒把生命美好的質(zhì)地拍得過于庸俗。
趕巧的還有周依然,《新生》里面依然是周依然,戲多不多主要取決于名字的風(fēng)水了嗎?這兩部劇真的,我覺得2024年算拿得出手了吧,年輕導(dǎo)演確實看得多,所以才會給出這么一種敘事風(fēng)格。當然最讓人感動的是,十集八集能說完的事,真的就不要三十集起步了。你可以季播,但不要夜以繼日地播,大家也都挺忙的。
去愛,去生活,去受傷。
去《孤注一擲》,去《新生》。很多追劇的人會問,喜歡于適和井柏然的點在哪兒,然后開始八卦兩位俊美人物的前世今生,我這時候只能跟他們說,演員也是偶然與必然的組合。譬如《我的阿勒泰》看到最后我居然最喜歡的是馬伊琍,是她的悸動與緊張,彷徨與渴望。最后還是要靠那片快遞不包郵也好在快遞不包郵的水土,去滋養(yǎng)和塑造心靈。
申奧玩的是更年輕和更潮的方法,雖然我經(jīng)常會看到“美女荷官在線發(fā)牌”的廣告,但是說實話,我至今也覺得《孤注一擲》除了題材毫無可取之處。它只是踩到了一個時代的鼓點,雖然這也是一種能力,但是這并不能讓一部電影坐實佳作。話題性和票房,和真正的好電影是兩件事。并且,它也沒像某些我們聽說促成了更大作為的電影一樣,帶來了什么了不起的改變。換句話說,美女荷官每天依舊在我的手機上在線發(fā)牌。
但《新生》的開始很高級,很《無人生還》,很《密室逃脫》,很《電鋸驚魂》,“每個受害者同時也是罪人”,這可是溫子仁《電鋸驚魂》打下一片江山的基礎(chǔ)。申奧走的是這種反轉(zhuǎn)思路,但顯然他野心勃勃,我猜他應(yīng)該也看了《電鋸驚魂10》,那部同樣回溯了約翰·克萊默決定說出讓人墜入噩夢的臺詞之前,所遭遇的詐騙往事。
而且“電鋸驚魂系列”的整體水準,絕對可以滋養(yǎng)出一季作品,實際上從第七集開始的反轉(zhuǎn),就是這種套路:一個故事的兩個版本。所以《新生》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高端的假象,實際上但凡你看到劇名和海報,再看到道上來了這么多人,應(yīng)該就能基本猜到這個敘事迷宮。只不過,你看到井柏然的故事,以為自己又見到了《天才雷普利》和《賽末點》里的兩位充滿了智力的性感的男主角。
謎底都在謎面上,這是現(xiàn)在講故事的人最尷尬的處境,看你作品的人往往比你看了更多的作品,你已經(jīng)很難通過信息不對稱來獲得什么先發(fā)優(yōu)勢。在這種局面下,當你準備說出那句“I WANT TO PLAY A GAME”的時候,最好再圍爐夜話幾遍自己手機的劇本。
以消遣而言,其實反詐宣傳片確實名副其實,方方面面的欺騙手段,還帶著點周依然的基礎(chǔ)心理學(xué)分析,但是反轉(zhuǎn)開始的時候。確實有點井柏然洗白的節(jié)奏,給我個人的感覺是,真相比之前的謊言更像謊言。雖然我們都知道,反詐宣傳片想說的是:貪欲是我們上當?shù)闹饕颉o論你奢望的是形而上的還是形而下的。事情就變得有點刻意,那些刻意的巧合就變得做作,有點自作聰明。可是話說回來,國劇罪案題材編成這樣,還要啥自行車呢?
我猜《我的阿勒泰》豆瓣9.0左右,結(jié)果開了8.5,目前漲到了8.6。
我猜《新生》豆瓣7.9左右。于適加分,井柏然可能減分,周依然經(jīng)過阿勒泰的洗禮,顯然沒有獲得新生,在《新生》里也是減分項。所以看《我的阿勒泰》的時候,也請注意不要刻意上價值,就是部kill time的電視劇而已。(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