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哈爾濱市道里區康安小區一棟居民樓整體開裂1米縫隙的視頻引發關注。28日凌晨,道里區政府發布通報稱,康安小區涉事10號樓居民已于2022年8月全部遷出,目前該樓處于空置狀態,將對出現傾斜的樓體進行拆除。28日上午,有現場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涉事居民樓周邊已經設置了施工圍擋,多臺大型工程機械已經駛入小區,拆除作業正在進行中,在隔離線外可以聽到機器作業的聲音。記者了解到,當地建筑工程研究設計院曾在2022年10月對涉事居民樓進行結構安全性鑒定,結果顯示,該樓墻體開裂原因與地基承載能力降低、房屋超高、超層結不滿足設計規范規定、窗洞口改為門洞口等因素有關。
拆除正在進行,多臺工程車已駛入小區
“剛才就10厘米的縫,現在(縫隙)不得有1米了啊?”27日,多個關于康安小區10號樓整體開裂的視頻引發網絡關注。視頻顯示,涉事居民樓為一棟老式8層建筑。視頻畫面顯示,該樓墻體從一樓裂至頂層,且一側樓體有傾斜跡象。有居民稱,相關部門已經在對附近人群進行緊急疏散。
28日凌晨,哈爾濱道里區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2024年4月27日17時40分,道里區在日常巡查中發現,康安小區由3個獨立結構樓體組成的10號樓,其中一個獨立結構樓體出現整體傾斜險情(該樓體居民已于2022年8月全部遷出安置,現處于空置狀態)。現場根據專家組排查、監測和技術研判,與之相鄰的兩個獨立結構樓體安全未受影響;決定對出現險情的獨立結構樓體實施拆除。
28日上午,多臺工程車輛已經駛入涉事小區
今天上午,多位當地居民向新黃河記者證實,該居民樓在2022年出現了樓體裂縫和沉降等問題,因此,當地政府按照要求組織居民進行了全面的搬遷。據居民透露,涉事居民樓建于20世紀90年代。為了安置搬遷的居民,當地政府將他們暫時安排在附近的賓館內,并承諾提供兩年的居住條件。在這兩年期限過后,離開賓館的居民每戶可以獲得每月1300元的租房費用。目前,10號居民樓已經被圍擋隔離,多臺工程機械車輛已經駛入小區。可以聽到拆除作業的聲音,并有作業產生的灰塵飄出。
開裂原因:地基沉降、超高、窗改門
記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7月,道里區人民政府曾經發布《哈爾濱市道里區康安三道街31至45號房屋存在安全隱患需要緊急避險》的通知。該通知稱,7月26日至27日,經哈爾濱市建筑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現場沉降檢測,哈爾濱市道里區康安三道街31至45號房屋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房屋內及樓上的企業、商家和人員、物資緊急撤離,房屋周邊區域進行封閉。記者經過確認了解到,《通知》中提到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就在康安小區10號居民樓內。
另外,一份網傳由哈爾濱市建筑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出具的《關于康安小區10號樓結構安全性鑒定結果》的材料,對居民樓墻體開裂的原因列出了以下三點:1、四至八單元室內管溝積水,且向外滲漏,導致該工程地基基礎受到水浸,地基土軟化,地基承載能力降低,地基基礎產生不均勻沉降,導致上部墻體開裂。2、房屋超高、超層結不滿足設計規范規定。經核算,墻體承載能力不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墻體出現受力裂縫。因地基基礎出現不均勻沉降,破壞原有受力平衡狀態,地下室墻體出現劈裂破壞、屈曲變形,失去承載能力,應力重分布,相鄰墻體出現連鎖反應,產生劈裂破壞或斜向開裂,上部墻體隨著地下室墻體的破壞變形產生開裂、變形。3、地下室外墻(臨街一側)多數窗洞口改為門洞口,洞口面積加大,墻體剛度被削弱,影響房屋外縱墻整體抵抗變形能力。此外,在這份鑒定材料中還提到,該樓地下室、一層、二層、三層、四層、五層砌筑砂漿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
經過多次調查、檢測等綜合評估,康安小區10號樓的結構安全性鑒定等級為Dsu級,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安全性不滿足要求,須立即采取措施。
28日上午,新黃河記者就上述材料的真實性致電哈爾濱市建筑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該公司相關人員稱2022年確實對10號居民樓進行檢測,并出具了上述鑒定材料。對于相關建設規范要求等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不便接受采訪。
新黃河記者白德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