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有什么區別;"天都星"的研制過程是怎樣的,在中國探月工程中,它們起著什么作用;作為最重要的載荷之一,"深空路由器"的研制難在哪,研發人員又是如何攻關的……3月20日,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發射,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皖新聞記者也通過衛星研制單位深空探測實驗室,為網友梳理了多個熱點問題的回復。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有啥區別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雙星是深空探測實驗室自主研制、環繞月球編隊飛行的新技術試驗衛星。
"天都一號"配置了激光角反、一體化通信機、空間路由器等載荷,主要負責開展地月激光測距、星間測量與高速測控等技術試驗;"天都二號"配置了通導載荷,配合天都一號開展星間測量技術試驗。
"天都星"是怎么誕生的
2023年2月12日深空探測實驗室召開天都星項目啟動會,正式確定了項目目標和總體技術方案。同年4月24日,在安徽合肥舉辦的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天都一號"和"天都二號"衛星命名正式公布。
“天都星”任務面臨著技術跨越大,復雜度高、研制周期短等難題,深空探測實驗室統籌各研制單位,嚴肅計劃落實和過程管控,全體試驗隊員集智攻關,在2023年底完成正樣產品的研制工作,經測試驗證衛星各項功能、性能滿足要求。
進入到發射實施階段,衛星在2024年春節期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開展各項總裝測試工作,研制團隊嚴格按計劃高質量完成了發射場各項任務。
3月20日,長八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都星”進入預定軌道。
“天都星”有什么作用
隨著世界范圍內月球探測活動的增多,建立月球通信、導航、遙感系統成為地月空間發展熱點。我國也已經啟動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的論證。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作為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的先導星,先行驗證環月軌道高精度定軌、高速測控等關鍵技術,支撐國際月球科研站地月一體化網絡建設,為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的設計建立提供參考依據,為月球探測乃至更遠的深空探測"組網搭橋"、保駕護航。
"深空路由器"難在哪
"深空路由器"是“天都一號”技術試驗星的重要載荷之一,完成星地下行可靠傳輸與網絡編碼在軌試驗,驗證解決地月可靠傳輸難題。
據介紹,深空路由器的難點在于如何實現在地月超長通信時延和間歇性鏈路挑戰下,實現地月網絡數據傳得快、傳得準。傳統的TCP/IP協議在通信延遲大、網絡拓撲快速變化、鏈路時斷時續的深空環境中并不適用。
為此,深空探測實驗室等研制單位建立了超長時延深空鏈路預測模型,提出了基于在軌計算的深空智能傳輸方法,通過在衛星上實時預測鏈路質量并動態調整傳輸策略,提升地月網絡數據傳輸的可靠性與效率。
相比于傳統路由器,深空路由器重量約束為200克,功耗僅3W,設計上要求高集成、輕量化、高可靠。為此,深空探測實驗室也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提出計算、存儲、傳輸一體化智能網絡架構,在深空路由器上集成了在軌計算和網內存儲單元,發明了軟硬件一體化低功耗深空網絡交換技術,滿足深空探測對設備重量和功耗的嚴苛要求。
"長征八號"的首次探月之旅
此次“鵲橋二號”、 "天都一號"、"天都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的發射,是由長征八號遙三火箭完成的。據了解,此次任務是長征八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探月軌道發射任務。
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采用芯級捆綁兩枚液體助推器的兩級半構型,全箭總長50余米。研制團隊根據多窗口多彈道、低空高速飛行剖面等任務需求,對火箭進行了設計改進和優化,擴展了任務適應性,提高了可靠性。
深空探測實驗室還有哪些計劃
深空探測實驗室落戶安徽一年多以來,有力支撐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工程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深度參與重大科技工程論證立項,牽頭論證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
未來,深空探測實驗室將聯合國際伙伴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建設科學實驗設施,開展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
目前,實驗室正在論證月球通導遙綜合星座系統、首次小行星防御驗證任務等,以支撐建設航天強國建設,在全國乃至世界科創版圖展現安徽力量。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通訊員 李宜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