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 3月19日,日本央行決定結束負利率政策,短期利率將從原先的-0.1%上調到0%至0.1%區間。這將是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來,時隔17年首次加息。
△日本央行總部(資料圖)
當天,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在貨幣政策會議上提出了關于結束負利率政策及其他轉變大規模金融寬松措施的議案。此外,議案還包括終止控制短期和長期利率的“收益率曲線控制”策略,以及停止購買上市投資基金(ETF)。日本媒體分析認為,這標志著日本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非常規金融政策,朝著政策正常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關于此次決策,日本央行將很快公布詳細內容,并安排植田和男于19日下午舉行記者會進行進一步說明。
日本2016年2月開始實行負利率政策,當時日本央行將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由此前的0.1%降至-0.1%。日本央行是全球首個實施負利率政策的中央銀行。日本央行試圖通過這一非傳統貨幣政策手段,刺激經濟增長和提升通脹。(總臺記者 何欣蕾 劉茁野)
此前報道
專家稱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的影響有待觀察
央視新聞客戶端3月16日報道,日本央行計劃在3月18日到19日召開會議,決定是否結束持續了多年的負利率政策。如果結束負利率政策,這將是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來,時隔17年首次加息。一些專家認為,此舉對日本經濟發展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師永濱利廣表示,到目前為止,日本的工資漲幅仍然沒有能夠趕上物價漲幅,就此宣布已擺脫通縮有些操之過急。
永濱利廣認為,對日本經濟來說,結束負利率是一把雙刃劍,經濟界對此是期待與擔憂并存。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師 永濱利廣:市場對此應該是期待和擔憂并存。作為金融機構比如銀行,當然會希望盡快提高利率,但對于出口相關產業來說,結束負利率,意味著日元可能上漲。作為出口行業、不動產行業,當然希望利率越低越好,這些行業就會擔憂。如果負利率取消,日元升值,進口產品價格就會下降,能起到抑制通脹的作用,對一般消費者影響不會很大。
永濱利廣認為,2023年日本的實際GDP實現了1.9%的增長,但這是相對于上一年疫情期間而言,而目前這個優勢正在逐漸淡化。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 首席經濟師 永濱利廣:我認為今后(GDP增速)會有所減慢,2023年的增長率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消費反彈,現在這個回漲的空間已經沒有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