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三民島民建村豐保圍,正在修建一座到中山民眾鎮(zhèn)的便民橋。”2月25日上午,廣州市三民島上村民告訴大皖新聞記者。24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在瀝心沙大橋斷裂現(xiàn)場采訪獲悉,為保障三民島居民陸路出行,施工隊正計劃在水道上搭建棧橋(臨時橋)通向中山。
25日,大皖新聞記者聯(lián)系三民島上多位村民得知,當日一早,三民島上的民建村保豐圍堤岸邊正在修建一條臨時橋,通向中山市民眾鎮(zhèn),以維持三民島的通行,便利人員物資進出。
三民島居民們發(fā)給大皖新聞記者的多段視頻顯示,臨時橋修建現(xiàn)場有塔吊、挖掘機、以及一艘承載有大型機械設(shè)備的輪船正在施工。
大皖新聞記者采訪獲悉,三民島原名是瀝心沙島,位于廣州市南沙區(qū)萬頃沙鎮(zhèn)東南邊,西邊與中山市民眾鎮(zhèn)相鄰。島嶼占地面積14908畝,截至2024年2月,島上常住人口約7000人。三民島居民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三民島由圍墾灘涂而成,該島嶼由民建村、民興村、民立村三個村組成,故稱三民島,距今有100多年歷史。
島上連通外界的唯一陸路通道,依賴于1994年建成通車的瀝心沙大橋,跨越洪奇瀝水道。“1994年通車的,有30年了,還沒建橋的時候都是靠船出去的。”島上居民黃女士介紹說。
此外,三民島土質(zhì)松軟,土層深厚,土壤含有機物豐富,而且陽光及雨量充沛,有利種植,島上大片種植了番石榴、楊桃等水果、還種植了許多花菜、西紅柿以及其他農(nóng)作物。
圖為三民島上正在修建的臨時橋
根據(jù)廣州日報報道,2月24日,南沙三民島三民大道至中山民眾沙仔路保通便橋方案已通過專家論證,已組織施工單位人員、材料及機械設(shè)備進場。該保通便橋可通行車輛,預(yù)計7-10日建成。
據(jù)了解,2月25日開始修建的這條便民橋,跨度80米左右。從三民島民建村保豐圍通往臨近的中山市民眾鎮(zhèn)沙仔,“因為那個位置是和中山最近的交界河,而且最寬敞,大概要十多天才能使用吧!”25日下午4點,三民島一位居民告訴大皖新聞記者。
大皖新聞記者 殷志強 許佳(圖片為居民提供視頻截圖)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