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南京市明尚西苑6棟2單元火災事故致15人遇難引發關注。
2月25日,大皖新聞記者再次探訪該小區發現,目前小區有樓棟一樓架空層部分電動車被移出至樓下空地。記者注意到,該小區一樓架空層聯通建筑內部天井。
據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高級工程師周廣連向媒體介紹,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一層起火后,架空層直接聯通了建筑內部的天井,形成煙囪效應,向上快速蔓延。
部分樓棟架空層電動車被移出至樓下空地
2月24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曾來到明尚西苑小區走訪看到,著火樓棟樓下還停放著多輛電動車。隨后,記者探訪隔壁兩個樓棟發現,一樓架空層有電動車在充電,墻壁上張貼著嚴防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的宣傳牌。
2月25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再次來到明尚西苑小區探訪。記者注意到,著火樓棟對面是3棟,上午10點多,3棟一樓架空層的大量電動車已經被移出至外面的空地上,此時有居民在尋找自己的電動車。有居民告訴記者,電動車并非他們自己移出架空層,也不知道是被誰移出的。
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正在架空層打掃衛生的保潔人員,對方告訴記者今天早上7點多她過來時,這里的電動車就已經被移出了。
隨后,大皖新聞記者走訪旁邊其他樓棟架空層,位于著火6棟的隔壁樓棟,有部分電動車也被移出至樓下空地上,但還有部分電動車依然在架空層停放,此時也有居民下樓在空地區域尋找自己的電動車。
旁邊樓棟曾發生火災,目前依然有電動車在充電
2月25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在明尚西苑小區走訪發現,該小區樓棟一樓架空層內聯通建筑內部天井。
在小區2棟,有居民向記者表示,此前該小區2棟架空層曾發生過火災,現場依然能看到被熏黑的痕跡。而熏黑的位置也靠近建筑內部天井。記者沿著天井向上望去,發現天井是直通樓頂。
記者也注意到,目前2棟架空層依然有電動車在充電,在該樓棟架空層內有安裝相應的消防滅火器,在架空層頂端也設有消防噴淋系統,不過兩位居民則表示,“火勢一起來,這些東西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隨后記者又來到另外一棟樓的地下一層,看到這里設有電動車停放區,并架設有充電樁,但從使用率上來看,僅有少量電動車停放在此,且部分充電樁也不能正常使用。
架空層聯通建筑內部天井,形成煙囪效應
這次火災為什么造成這么嚴重的傷亡?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高級工程師周廣連向媒體表示,火災發生在凌晨,很多人處于深睡眠狀態,對外界的感知比較遲鈍。
經初步分析,火災為6棟建筑地面架空層停放電動自行車處起火引發,一層起火后,架空層直接聯通了建筑內部的天井,形成煙囪效應,向上快速蔓延。
周廣連介紹,天井是廚房、衛生間里用于采光的窗戶井,由于相對隱蔽,很多業主會堆放雜物,安裝防盜欄。底部起火之后,每層樓堆放的雜物被點燃,就會向上迅速蔓延。
周廣連介紹,此次火災火點分散在多個部位,“底部起火之后,有煙囪效應拔風,煙囪壁上分布著多個可燃物聚集點位,引起局部猛烈燃燒。然后又通過窗戶穿入到室內,引發了室內火災。”
社區正在開展傷員救護和居民臨時安置工作
2月25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了負責管理明尚西苑小區的南京新鴻運物業岱善服務中心。
在物業辦公區域,大皖新聞記者試圖與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進行聯系,但現場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物業主要人員去了派出所,不在這里,“采訪的話可以去找街道和社區,他們是主要監管的,了解的情況更詳細。”
物業服務中心客服前臺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們只負責保修工作,“現在物業每個部門都在忙,我們也不能亂講。”
此外,大皖新聞記者在物業服務中心看到有消防工作人員在這里開展有關工作。記者隨即采訪一位在場消防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是臨時抽調過來幫忙的,“我現在不能告訴你任何東西,我們也不太清楚。”
2月25日上午11點多,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南京市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明義社區,該社區負責人表示他們現在的主要工作放在傷員的救護和居民的臨時安置等問題上。對于記者采訪有業主反映小區消防隱患等問題,對方表示“采訪的話需要到市網信辦統一備案。”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孫召軍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