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徐匯區某中學女教師“被丈夫實名舉報出軌16歲學生”的相關截圖流傳網絡,引發公眾關注。目前涉事中學通報,已開展調查,并對涉事教師予以停職。
雖然事件還在調查中,但輿論的偏向令人擔憂。事件曝光后,不少自媒體熱炒截圖,甚至衍生出難以查證、無中生有的小作文。大多數人關注的也只是教師顏值和聊天內容,然后各種品頭論足,對這件事真正該關注的地方并沒意識到。其關注點已完全失焦,令事件淪為流量砝碼、飯后談資,失去本應有的監督與警示意義。
這類事件的惡劣性質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如果是男老師跟女學生呢?”師生雙方具有天然的地位不對等關系,如何保持與學生的情感、身體界限,也是為人師長者的起碼義務。2021年,我國教育部發布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也明確制止中小學教職工與學生發生戀愛關系。年長的老師與心智未成熟的學生之間如果產生非正常的不倫關系,無疑是與教師的身份相悖的不道德行為,其中若是涉及到未成年人,更是涉嫌違法犯罪。
所以,這起事件的關注焦點,不是教師性別,而是師生身份,是師德師風的監督與貫徹。成年人以教師身份“誘獵”心智不成熟的學生,本就是有違師德師風的不恥行為。稍微帶入一下,試想自己的孩子如果遭遇類似事情,自己的應激反應,就不會開啟調侃模式而不顧事件本事的有害性。
需要明確的是,學校明令禁止師生戀,正是因為即使當時學生真的認為你情我愿,也有很大的不自知的被操控成分。這種畸形關系,有時候對于“師”來說,或許是一段風流往事,對于“生”來說,卻可能是終生難以消弭的心理陰影。保持邊界感,才能塑造良性的師生關系。
為人師表,身正為范。這個“范”,不僅是智識上的、學業上的。還包括人生態度上的,處事細節上的,以及性啟蒙上的。作為老師,要厘清界限,分清虛實。并用你制造的界限,引導學生們也懂得師生之間的正常關系。圍觀者也切不可陷入桃色新聞的邏輯陷阱,只顧吃瓜。因為對弱小的受害者無限苛責,對施暴者的調侃或沉默,都會讓作惡者摘脫責任。社會輿論應該嚴肅看待此類事件,并等待公正的處理結果。
教師關心學生、堅守教育事業,學生自然也會發自內心地尊敬教師,把教師視為人生路上的導師和引路人。心懷教育理想,用奉獻精神去熏陶學生的心靈,教師也能不斷獲得激勵、實現職業生涯的成長。我們討論“女教師出軌學生”事件,正是基于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基本道德訴求,以冀望于共同維護廣大學生良好的成長環境。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