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消息,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京出席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頻會議。
何立峰要求,各相關地方、部門要通過調研認真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加大對優質上市公司支持力度。
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這次會議的一項重要議題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
何立峰強調,各相關地方、部門要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信心提振、資本市場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何立峰闡述了“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他指出,上市公司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微觀基礎,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有助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
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
2020年,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形成了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
2022年底,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啟動實施,工作重點從“治亂”轉向更深層次的“提質”,多管齊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政知君注意到,2023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度提到要“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會議指出,要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存在信披違規、內幕交易等不合規行為
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背后,也有現實依據。
2023年11月,《證券時報》發布《中國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白皮書(2023)》。白皮書提到,整體來看,在國家政策和監管機構的積極引導下,在上市公司孜孜不倦的努力下,企業發展水平實現了從速度到質量、從規模到效益、從低效到高效、從粗放到精細的較大改進和完善。
“但是我國資本市場起步晚,發展時間不長,仍有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存在信披違規、內幕交易等不合規行為,治理水平和經營質量仍需要進一步提升?!?/p>
2023年12月,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將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易會滿說,資本市場“晴雨表”功能主要通過上市公司來體現。
去年,5000余家上市公司實現增加值超過18.23萬億元,占GDP的15.1%,研發投入占全國研發支出的五成。
“我們將扎實推動新一輪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落地,助力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p>
今年1月23日,易會滿主持召開證監會黨委(擴大)會議。會議指出,把資本市場穩定運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穩市場、穩信心,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構建中國特色上市公司估值體系。
此外,1月24日,國新辦就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實現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介紹,下一步,將重點圍繞三個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包括“繼續構建定位清晰、梯次發展的上市格局”、“持續發力提高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和“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
值得一說的是,29日的會議面向全國視頻召開。
《證券時報》發文稱,此舉“意在讓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培育優質企業”。
抓緊組織到上市公司上門走訪
在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時,何立峰提出兩點要求:
要明確目標導向,把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和投資意愿修復作為推動經濟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重要舉措;
要明確問題導向,抓緊組織到上市公司上門走訪,推動優化公司結構、規范公司治理,培育優質頭部上市企業,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這些具體部署,對于提振市場信心意義重大。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表示:“只有高質量的上市公司才能提振投資者信心,才能帶來資本市場的繁榮。”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說:“當前社會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等問題,部分企業面臨一些經營上的困難。在這一背景下,會議對走訪上市公司作出具體部署,要求抓緊到上市公司上門走訪?!?/p>
另外,這次會議是國務院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最新舉動。
此前,1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
會議的其中一項議題是“聽取資本市場運行情況及工作考慮的匯報”,這是新一屆政府首次專門聽取關于資本市場運行情況的匯報。
會議強調,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會議還提到,要加強資本市場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打造規范透明的市場環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
在1月29日的會議上,何立峰還對房地產融資工作提出要求。
他強調,各地要抓緊建立并高效運轉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盡快推動房地產融資具體項目落實,堅決防止出現新的違規挪用預售資金情況。同時,要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
據政知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