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當前,婚戀服務市場需求大,婚戀平臺服務問題也多。12月24日,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徽省消保委從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出發,開展了“婚戀平臺服務”專項體察,發現了一些問題。
門店招牌名稱與簽約主體不一致
體察發現,合肥某家婚戀平臺的具體名稱,不管是工作人員對外宣稱,還是門店招牌,與簽署合同時合同主體不一致。還存在簽約前承諾“無限介紹”或“超預期”介紹,簽約后“按照合同規定人數”介紹情況。如某些婚戀平臺簽署合同前,口頭承諾可以無限次介紹對象,簽約后,實際上按照合同規定人數介紹,與之前的口頭承諾在介紹次數、見面次數等存在很大出入。
某些婚戀平臺簽署合同前展示的優質會員資料,與辦理會員后看到的會員條件存在差距。簽約前平臺展示的會員條件十分優質,而簽約后體察員見到的異性,不論是外形還是綜合條件,存在明顯降級情況。另外,在服務過程中,簽約前工作人員的服務極盡熱情,有求必應。簽約后,服務態度明顯敷衍,比如從初期的每周推薦多位異性,到后來一周僅推薦一位,最后甚至半個月不主動聯系,如果不主動催促,他們可能會拖得更久。
“保證找到滿意對象”變“見面就視為有效服務”
此外,還發現存在簽約前“保證找到滿意對象”,簽約后“見面就視為有效服務”情況。如某些婚戀平臺簽署合同前,為了招攬客戶,都會對客戶表示只要條件好、配合度高,找到理想對象是早晚的事,給客戶樹立“交付結果就是匹配到滿意對象”的服務印象。但是簽約后,這些平臺僅以“完成見面次數”作為服務交付的結果,不考慮見面后兩人是否有繼續發展的可能。
安徽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切勿輕信婚戀平臺工作人員所宣稱的內容,要把口頭承諾詳細寫入合同,以便出現消費糾紛時,作為證據依法維權;仔細閱讀合同內容,尤其要注意服務標準、有關費用、合同解除情形等重要條款;對于婚戀平臺對外宣稱“保證找到滿意對象”,要結合自身實際,理性、客觀看待,莫要盲信。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