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21日報道,中國宣布禁止出口對稀土進行加工的技術,這是其對美國主導的限制向中國企業銷售先進芯片舉措進行反擊的最新跡象。
報道稱,新的管制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中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圍繞全球資源和技術供應鏈控制權的競爭。對許多西方人來說,新措施還將凸顯中國對部分全球重要資源的支配。
稀土是清潔能源和防務產品領域的關鍵材料,中國控制著稀土供應鏈的最大份額。
資料圖片:2月13日,工人在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作業。(新華社發)
中國商務部等部門2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禁止出口稀土萃取分離工藝技術、部分稀土磁體制備技術等。它沒有立即對此舉做出解釋。
此前,中國已要求對鎵、鍺和石墨相關物項實行出口管制。這些材料對技術制造業至關重要,其供應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國控制。
報道稱,中國官員近期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是實施出口管制的原因之一。不過,許多專家認為,這些管制措施證明北京正在利用其在全球清潔技術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反擊被拜登政府擴大的對華貿易限制。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占全球稀土開采量的60%左右,但占全球稀土加工和精煉產量的近90%。
美方數據顯示,在截至2022年的7年間,中國以外地方的稀土氧化物產量猛增。但中國仍保持著主導地位,其產量翻了約一番。
報道稱,國際能源署還預測,在全球從碳密集型能源生產和運輸向清潔發電和電動汽車轉型的推動下,在截至2040年的20年里,全球稀土需求將增長數倍。
該機構指出,從發現到首次投產,各國開發稀土采礦項目通常需要15年以上的時間。這讓人對西方能以多快速度擺脫對中國關鍵礦產供應的依賴產生懷疑。
據極目新聞、參考消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