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晚報報道,張大爺網上結識了一個比自己小20歲的女人,并確定了“戀愛關系”。沒想到,他竟然陷入了一個騙局——網戀對象以各種借口,甚至假死換做女兒身份,花言巧語頻頻借款,誘使張大爺不斷慷慨解囊,結果不僅被掏空全部積蓄,還欠下巨額債務。
網上結識萌生情愫
房款做餌多次借錢
年近七旬的張大爺家住順義。2020年,他通過微信“搖一搖”結識了一個女人。對方自稱名叫王莉,43歲,家住河北燕郊,離異并獨自撫養上大學的女兒小樂。此后,張大爺幾乎每天都與王莉在網上熱聊,而王莉也對張大爺噓寒問暖,兩人大感相見恨晚。
雙方熟絡后,王莉向張大爺表示,女兒即將畢業,實習找工作、參加培訓班等都需要錢,希望能夠借些錢。聞聽此言,張大爺心生警覺,提出要見個面,王莉爽快赴約。
初次見面,兩人聊得十分投機,張大爺解除戒心,把錢借給了王莉。
見面之后,二人在網上確定了男女朋友關系。王莉還向張大爺“規劃”了未來的生活——女兒名下有一套房子,等女兒賣了房子,可以把100多萬元賣房款存在張大爺名下。女兒工作后,每月還會給兩個人生活費。之后,王莉再次借錢時,張大爺爽快答應。
然而,一段時間過去了,不僅王莉承諾的房款遲遲沒有音訊,張大爺借出的錢款也是分文未還。
2020年8月22日,王莉告訴張大爺,賣房款即將打到他的賬戶里。張大爺喜出望外,表示要和王莉對半分。但王莉又告訴他,到賬之前,女兒還急需6500元。為了打消張大爺的顧慮,王莉表示:“閨女以后每個月發工資給你我一人一千塊零花錢。”于是,張大爺又給王莉轉了6500元。
突然失聯女兒出面
繼續誘使老人解囊
2020年底,張大爺見賣房款始終沒有到賬,心生疑惑并催促王莉還錢。可是,王莉卻毫無音訊,在網上徹底消失。正當張大爺萬分焦急之時,王莉的女兒小樂主動加了張大爺的微信。“我媽得了癌癥,前不久去世了。”小樂給張大爺帶來一個噩耗,隨即又解釋稱,因為要處理媽媽的后事,沒有來得及還錢。對著張大爺,小樂一口一個“大大”,表現得十分乖巧懂事,哄得張大爺心又軟了。
之后,小樂先后以取出遺產需要花費錢款、工作開銷等原因向張大爺借錢,還稱王莉的房產被法院凍結了,只要張大爺借錢交訴訟費就能把房產拿回來。其間,小樂只和張大爺發微信或打語音電話,從不與他視頻對話。當張大爺提出想見面時,小樂總是以工作忙、疫情不方便等理由拖延。
2021年7月,小樂告訴張大爺自己找到了工作,表示要請單位領導吃飯,希望張大爺借給她1000元。“周六您一定要借我,我可以那天認您當爸爸嗎?”“我會好好孝順您。”一番甜言蜜語,讓張大爺馬上轉過去1000元。等到小樂所說的請客吃飯當天,小樂又表示因為飯桌上開了一瓶酒,結賬時錢不夠了,需要再借800元。張大爺只能再次解囊相助。
僅在2021年7月,張大爺就給小樂微信轉賬30筆,每次轉賬金額從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
警方破案揭開騙局
母女均為一人假扮
兩年多的時間,張大爺不僅被掏空全部積蓄,還欠下巨額債務。2022年12月,他向順義警方報警,公安機關迅速立案偵查,并于次年1月破案。
此時,張大爺才得知,自己的“心上人”王莉,真實姓名叫陳秀云,“女兒”小樂竟也是陳秀云假扮。陳秀云本人無業,曾被司法機關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員,她與前夫離異多年,帶著女兒生活,所謂女兒找工作等情節均是編造。司法機關偵查期間,一直沒有算過總賬的張大爺才意識到,一共被陳秀云“借”走42萬余元。
幸運的是,由于張大爺將兩年期間的聊天、轉賬記錄都保存在手機中,留下了較為充足的證據。案件移交檢察院審查起訴后,檢察官仔細查看和梳理兩人的聊天記錄,確定了陳秀云詐騙的事實。
提醒
子女多關心老人情感需求
檢察官助理秦翔提醒老年朋友,網絡交友需謹慎,尤其要警惕犯罪分子塑造出來的人設和花言巧語。面對陌生人索要錢款的要求,一定要詳細加以核實,以免上當受騙。同時,老年人的子女也應該盡可能多地陪伴父母,讓父母養成遇事與子女商量的習慣,增強其防范意識,筑起安全防線。
北京晚報記者 徐慧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