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報告,他們在加拿大白堊紀晚期的地層中發現了一具未成年戈爾岡龍的全身骨骼化石,其胃里還殘留著捕食的獵物。這是首次發現有胃容物的暴龍科恐龍化石,為這類大型食肉恐龍攝食偏好隨成長發生變化的假說提供了直接證據。
戈爾岡龍又名蛇發女怪龍,是一種大型暴龍。來自日本筑波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距今約753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掘出了這具未成年戈爾岡龍骨骼化石。這只戈爾岡龍推測體重約335千克,骨組織分析顯示,其死亡時大概5至7歲。在其腹腔中確認存在兩只不滿一歲小型恐龍后肢等的痕跡。兩只恐龍幼崽推測體重9至12千克。根據它們在胃里的位置不同以及被消化程度的不同可以推測,它們被戈爾岡龍捕食的時間不同。
研究人員說,上述發現表明,未成年戈爾岡龍會捕食恐龍幼崽,且并非囫圇吞棗,而是撕下肉更多的后肢食用。研究人員認為,小型恐龍是比較適合未成年戈爾岡龍的獵物,因為數量多且捕食時的危險程度相對較低。當戈爾岡龍長大,捕食大型食草恐龍更加高效。這為證明戈爾岡龍隨著成長其食性和在生態系統的地位發生變化提供了新證據。
據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