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布潘其風先生的訃告。全文如下:
訃告
中國著名體質人類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潘其風先生,于2023 年11月24日凌晨五點不幸因病離世,享年88 歲。
潘其風先生1935年生于江蘇省蘇州市,1959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在西安漢城隊參加鉆探和發掘工作,1961年從事人類學研究工作至今。
潘其風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國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學研究,建立并完善了中國體質人類學研究規范,對中國體質人類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潘其風先生一生正直,為人和善,提攜后輩。他的離世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學界的巨大損失。我們對他的離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問。
尊重潘其風先生家屬意見,喪事從簡,不安排告別儀式。
潘其風先生千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2023年11月24日
潘其風先生生平
潘其風,1935年10月出生于江蘇省蘇州市,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就讀考古專門化(現為考古文博學院)。1959年畢業后分配進入中國科學院(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11月退休。曾任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1959年秋至1960年年末,參加西安漢城隊的發掘和鉆探工作。1961年開始,學習并從事人類學研究工作至今。
潘其風先生一直致力于將傳統的體質人類學與考古學研究相結合的探索,重視獲取第一手資料,始終堅持親臨發掘工地,做現場鑒定并采集標本,足跡遍及各省區的主要考古發掘工地。他參與編寫的《考古工作手冊—人骨鑒定》,對于田野考古出土的人骨研究起到指導與規范化的作用。
潘其風先生研究課題非常廣泛,對中國不同時期、不同考古學文化、不同族屬的近百處遺址出土人骨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與分析,尤其重視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人種構成的研究,發表了近百篇(部)研究報告和論文,在中國古代人骨資料的整理和研究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退休以后,潘其風先生仍工作不止,心系中國的體質人類學研究與發展,發表研究論文二十余篇。
潘其風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考古人類學。對古代中國人種類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研究,構建了中國古代人種類型的時空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對中國人種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等重要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提供了人種學的依據。
潘其風先生注重中外合作交流,1987 年以來先后應邀訪問過前蘇聯、美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與外國同行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潘其風先生重視培養后繼人才,他悉心指導體質人類學方向學生的研究與工作,努力為推進中國特色的體質人類學,并為中國研究走向世界先進水平做出貢獻。
潘其風先生的離世是中國體質人類學和考古學界的巨大損失。
潘其風先生千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2023年11月24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