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隱蔽戰線曾為中美關系“破冰”助力》。文章提到,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實現訪問中國的“破冰之旅”,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進程正式開啟。在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中美兩國領導人準確判斷國際形勢,增強戰略互信,為中美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隱蔽戰線也在其中發揮了特殊作用。
準確把握大國關系走勢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新的國際格局初露端倪。毛澤東同志敏銳覺察到美國對華政策可能出現新變化,隨即指示成立“國際問題研究小組”,由中央調查部協助,開展國際形勢分析和大國關系研判。研究小組通過系列分析研判,準確預測中美關系將要發生重大改變。黨中央、毛澤東同志由此形成了“打開中美關系大門”的新思路。
大洋彼岸,尼克松順利當選美國總統后,也密切關注著中美關系走勢。在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等人的分析輔助下,尼克松政府開始逐步探索調整對華政策走向。
加快邁出中美接觸步伐
早在尼克松還在競選總統時,中央調查部就收集到尼克松的各種想法:“我們簡直經不起永遠讓中國留在國際大家庭之外”,“不應該孤立中國,美國愿意同蘇聯和中國都建立友好關系”,“大陸中國終有一天會在亞洲和太平洋事務中起重要作用”等。中央調查部據此向中央報送系列報告提出,尼克松在任上最希望的就是能夠“青史留名”,并將這個機會寄托在推動中美關系“破冰式”的歷史性改善上。這些報告為毛澤東同志下定決心調整中國對美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中央調查部按照統一部署,及時把中國的聲音傳遞到美國決策層。
1970年12月,毛澤東同志請來華訪問的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帶話給美方:“尼克松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作為第一個正式訪問新中國的美國代表團來華,史稱“小球推動大球”。4月21日,中方就美方提出雙方舉行高層對話的建議進行答復,表示愿意公開接待美國特使基辛格,甚至美總統本人來北京直接交談。中美商定由基辛格赴華與中方舉行秘密預備會議。
1971年4月13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舉行歡迎儀式,歡迎前來中國進行訪問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進行了友誼比賽。
推動中美關系“破冰”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雙方決定次年尼克松訪問中國。消息公布后,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震動。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開始了訪華行程。在尼克松訪華期間,隱蔽戰線加強安全保衛工作,為保證中美領導人會晤期間的形勢平穩安全貢獻了力量。
1972年2月28日,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紀國際外交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破冰之旅”是黨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因勢利導的結果,也是兩國有識之士本著對世界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而不懈努力的成果,造福了兩國,改變了世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