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15日下午,由馬鞍山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詩歌學會共同主辦的第35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在濱江文化公園舉行開幕式。
丹桂飄香,秋日高照。10月15日下午,濱江文化公園里一片熱鬧。各界領導、詩歌大咖、文化名流受邀出席;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一時間,賓朋滿詩城。
開幕式通過千古詩懷·情頌馬鞍山、綠美濱江·幸福家園、同心筑夢·砥礪前行等篇章,充分展示馬鞍山市“詩歌文化”“長江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開幕式采用“主會場+分會場”聯動的方式,在各縣區設置詩歌節分會場,通過舉辦文化專場演出、文旅消費促銷、非遺進景區、發放文旅消費券等系列活動,進一步促進文旅消費提質增效。
據了解,從1989年舉辦的第一屆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起,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34屆,現已成為馬鞍山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與往年相比,第35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主要有4個特點”據介紹,本屆李白詩歌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文藝演出重點圍繞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歌舞、詩歌朗誦等節目為表現形式;此次詩歌節舉辦的長江文化論壇、學術研討會、詩歌誦讀會等各項文化活動,旨在深入研究馬鞍山詩歌文化、長江文化內涵,從其中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著力弘揚傳統文化,講清馬鞍山與詩歌文化、長江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
“本屆詩歌節貼近群眾需求,注重全民參與”據介紹,本次詩歌節開幕式的文藝表演基本由本地演員和群眾文化隊伍組成,把舞臺交給百姓。“吟誦經典 傳承文明”詩歌誦讀活動和歌詠大賽將動員全市中小學生加入,讓詩歌文化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培養,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詩歌節的互動活動中來,讓文化的力量愈發深入人心,讓“詩歌的盛會”真正成為“市民的節日”。
此外,此次詩歌節還凸顯文旅融合,講好詩城故事。通過制作《山水詩城馬鞍山》宣傳紀錄片、舉辦馬鞍山文旅資源推介會等形式,對外宣傳和展示當下馬鞍山的文旅資源,在市場開拓、資源共享、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推動與長三角地區的項目合作。以“文”為神韻,以“旅”為表達,不斷講述好、傳播好詩城故事。
大皖新聞記者 金學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