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讓我精神。
同事問我,我才意識到,工作這么些年,沒出過這么久的差。兩個星期冒頭,一眨眼就這么過去了,我要說中秋國慶都在加班愛崗敬業老累了吧,有點矯情;我要說這國慶節等于公費旅游去看亞運會了吧,有點顯擺。反正那天,從媒體村出來,我還回頭看了一眼,確實好像沒來過一樣,這片大樓棟子,早出晚歸,真沒太留意過,就跟我住合肥植物園旁邊的時候,沒怎么去溜達過一樣。
亞運村也是旅游景點
媒體村門口的曠地里,綠,好多花都開了,剛來的時候好多車都不給進,臨走的時候,發現這里已經是杭州旅游的打卡點了,大媽們在百花叢中擺弄著經典的拈花微笑。6號線坐了很多次了,有時候組委會的班車卡不住點,這一次是往另一個方向去杭州東站。其實這一片我最熟的是旁邊的高鐵線,叫早比前臺志愿者積極多了。
安徽的奪金項目基本都去了,喜歡的籃球羽毛球跳水體操啥的也都去轉了轉,從杭州還需要坐高鐵去的場館沒考慮,杭州給我的印象不錯,雖然以前來過不少次,這次感覺"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可能是想質變。氣質拿捏得不錯,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去觀潮,打小就學過課文,我就不明白,這錢塘江的潮能比海邊的浪大。
亞運餐館牛肉湯沒有豆餅與千張
工作讓我想家。
食物還是淡了點,可能北方來的爺們還是糙了點。想起來剛來那兩天,拍媒體包,拍食堂,挺傻的,其實那天在主媒體中心吃到符離集燒雞,尤其是"淮南牛肉粉絲湯",我耳邊就響起了"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原因很簡單,淮南牛肉粉絲湯里,沒有豆餅也沒有千張,這不就是珍珠奶茶里沒有珍珠嗎?
工作讓我不會直把杭州作廬州。
好多比賽,老實講觀賞性不強,話題性好像更重要,比如丘媽,比如國足男籃什么的,畢竟對照一下奧運獎牌榜,能重疊的部分,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度量,才是亞洲水平就是世界水平,譬如乒乓球和羽毛球。反正憑借娛記敏銳的嗅覺和捕捉能力,憑借和幾位國際球員的合影,我已經在民間羽毛球球友群里烜赫一時,無不側目驚嘆,以為妙絕。
跑亞運會和跑電影節,也都是熱點上吹冷風,冷風里找流量。腿可能需要更勤,每天不知不覺就一萬五六千步,本來每天也吃得不少,但基本也都消耗掉了,更感人的是,原本手環監測深睡比例不足,跑會期間有一周,每天晚上回來倒頭就睡,睡眠監測評分秒殺所有國慶檔電影的豆瓣評分,雖然睡得不是多久,但是睡得質量那叫一個高。
工作讓我睡得像個嬰兒。
北京、廣州、杭州的亞運火炬
新媒體時代,一個注冊文字記者確實缺少存在感,拿著兩部手機來回搗騰,目前來看,遠遠還不是大炮筒相機的對手,而各個平臺的獎牌一句話新聞,搶得那叫一個生猛。讓我想到新聞史里那些瘋跑到電話亭給編輯部打電話,迅速發號外的往事。可那種速度,如今看來也已經是龜速了。
工作讓我焦慮。(蔣楠楠)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