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世上有一種幸福叫做,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在子女教育和成長上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和撫養的義務。待到年老多病時,子女因為烙在心靈上的創傷和陰影,難以心甘情愿地履行贍養義務。近日,湖北應城法院就公布這樣一起案例。
案情簡介
王某某,男,今年七十余歲,年輕時以包田種地為生,與妻子育有六名子女,分別兩兒四女。通過向其子女、親朋鄰里及村干部調查了解到,王某某年輕時有暴力惡習,不順意時常對家庭成員實施暴力,掙錢所得常用于自行花費,很少補貼家用。因家境窘迫,子女們所受教育普遍不高。
如今王某某年邁,贍養問題隨之而來。子女以父親沒有盡到撫養義務而拒絕贍養。多年來,王某某靠自己種田為生,現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和體力大不如前,難以維持生計。又逢疫情肆虐,家中無米下鍋,生活難以為繼。
2021年,王某某將6名子女訴至法院。湯池人民法庭庭長王毅群與書記員等工作人員一起多次上門走訪了解情況并做勸解,但因其子女眾多,各有難處,導致調解難以達成共識。
通過仔細梳理,王毅群發現六子女對于贍養義務存在兩個認識誤區:一是認為只要放棄繼承權就可以不用承擔贍養義務;二是父親年輕時沒有盡到撫養義務,自己有權利拒絕贍養。發現病癥后,王毅群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帶上相關法律書籍和宣傳手冊,逐個上門釋法析理。經過不懈努力,六個子女逐漸對相關法律有了清晰認識。本案審理過程中,針對老人要求每位子女給付贍養費的訴求,六名被告同意每人每年給付原告王某某贍養費2555元, 2020年贍養費的支付于五日內付清,此后贍養費的支付于當年度的4月3日前付清。
2023年,王某某再次一紙訴狀將六子女告上法庭,對于其要求各被告給付自己墊付醫療費的訴求,王某某考慮到其中一個女兒患病住院,特別說明自身醫療費用無需她承擔。到庭的幾位子女認為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子女需承擔老人醫療費用,且認為當前醫療費用原告有能力自行承擔遂不予支付。
庭審時,幾名被告舉證談及兒時遭遇和母親,情難自禁,或聲音哽咽或泣不成聲,或眉目低垂以手拭淚。原告大女兒表示,即便她現在已年過六十,是當奶奶的人了,但童年的陰影一直如影隨形。如今他雖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顧,但自己只能接受法律規定的義務。
其他被告均表示認同大姐說法,只接受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贍養義務。
經再三做調解工作無果,最終依法判決。幾名被告一度因心結未解,不愿自覺履行判決確定的內容。對此,王毅群在閉庭后,因案施策,打出“法律+親情”組合拳,堅持以案釋法,嚴肅批評了王某某年輕時未盡好撫養義務的行為,希望其正視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努力改正錯誤,彌補對家人帶來的創傷,爭取互相諒解。同時,指出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不贍養父母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希望子女能給父親一個機會。在應邀旁聽庭審的鄰里鄉賢和親朋的勸說、幫助下,王某某主動承認錯誤,期望子女原諒,能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不留遺憾。
最終,五位被告同意并主動平均分擔支付了王某某的醫療費用。大姐感慨道:“我們現在都是為人父母的人了,盡管心有委屈但事情畢竟過去許久,都已年邁。生我一場,也有過溫情美好的回憶,我們會好好履行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以后他如遇大病需要住院治療,我們肯定不會推脫,會積極協助治療并承擔相應費用,請法官放心。”
王某某的小兒子說:“現在母親是和我一起居住,如果父親愿意,也可以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
原告王某某聽到后不禁掩面老淚縱橫:“我年輕時犯糊涂啊!薄待了自己的骨肉,現在每每想起也是痛心。原本以為子女不會再接納自己,害怕老無所依、終無人送。多虧了我們法院和王庭長,耐心地幫我和孩子們解開這個心結。今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和子女們相處,愛惜身體,盡量不給孩子們添麻煩。”
雙方握手言和,承諾加強溝通彼此理解。至此,纏繞在王某某和六名子女數十年的恩恩怨怨、心靈創傷終于得到了初步的化解和彌合。(廖佳)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