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近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門診獲悉,該院接診了兩名被狗咬傷的患者,被咬后未對傷口做任何處理,結果導致了嚴重的后果。對此,武漢專家提醒,一旦被貓狗等動物咬傷,一定要盡快進行暴露后預防處置,以免導致不良的后果。
兩男子被狗咬傷未處理傷口導致嚴重后果
王先生(化姓)今年67歲,來自河南,家里養了一只小狗。兩個月前,在家和小狗玩耍時,王先生的右腳無名指不小心被狗牙齒劃到,立馬出血了。但自認為是小傷口,沒有對其作任何處理,也沒有去打狂犬病疫苗。幾天后,王先生開始出現吞咽困難、畏光、恐水、怕風等癥狀,逐漸出現全身抽搐和意識障礙。8月20日,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急診科就診。
8月23日,該院感染性疾病科也接診了一名被狗咬傷的患者,經醫生介紹,39歲的蘇先生(化姓),在小區散步,被別人養的寵物狗咬傷,想著是家養的狗,應該打過疫苗,因此沒在意,既沒有處理傷口,也未接種疫苗。來醫院治療時,出現發熱、恐水、四肢抖動等癥狀。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吳文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兩名被犬咬傷的患者,都是因忽視傷口清洗消毒,并且是過了一段時間,出現癥狀后才來醫院就診治療。她介紹,狂犬病易感動物主要包括犬科、貓科及蝙蝠、狐、豺、貓鼬、浣熊等野生動物。該病毒會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入人體,如不及時規范處理,感染狂犬病的風險增高。因此,被這些動物咬傷后,要第一時間對傷口進行處理,并盡早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接種狂犬病疫苗。
被動物咬傷抓傷應及時就診
如何做好被咬后的傷口處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急診科主任涂超表示,如被疑似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抓傷或傷口被舔舐,應立即就診。原則上需對每處傷口進行徹底的沖洗、消毒以及后續的外科處置。及時、科學和徹底地進行暴露后預防處置,進行疫苗接種和被動免疫制劑注射,能夠避免狂犬病的發生。
涂超介紹,根據傷口的嚴重程度將暴露分為三個級別。對于接觸或喂養動物、完好的皮膚被寵物舔,屬于一級暴露,無需處置;對于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輕微抓傷、擦傷但沒有出血,屬于二級暴露,需要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對于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抓傷、破損的皮膚被舔舐、開放性傷口或黏膜被唾液污染等情況,則屬于三級暴露,不僅要盡快處理傷口和接種狂犬病疫苗,還需要盡早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他補充說,日常出現暴露后,我們要學會對傷口進行初步處理,首先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清洗咬傷和抓傷的每處傷口至少15分鐘;徹底清洗后,再用碘伏或其它具有病毒滅活效力的皮膚黏膜消毒劑,消毒處理傷口內部;然后盡快到醫院進行外傷處理,如清創、組織修復等。
“一定要做好暴露后處置,這是被咬后預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涂超提醒,平日要加強自我防護,避免被動物抓傷、咬傷;若被動物抓傷、咬傷,市民應及時就診,不可盲目處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