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8月14日發表題為《月球——新地盤上的大博弈》的文章,作者是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印度新德里分部研究員韋德·欣德。文章摘編如下:
印度加入了一場與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在尋找月球寶藏和戰略優勢方面的大國博弈。
人類和土地有著某種關系。即使在虛擬現實時代,人類也在爭奪領地。當過度全球化之歌流行時,俄羅斯也仍在強調地緣政治是與生俱來的。對天地空間的渴求是實實在在的,因此,就連月球表面也成了像“市中心的黃金地段”。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主要強國都在發展繪制新版圖的能力,以便在新的疆域升起它們的國旗。
2021年1月18日,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參觀嫦娥五號任務航天器模型和實物時交流。(新華社)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印度開始嘗試新的登月任務。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那么印度的“月船三號”探測器的登月或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次在月球南極附近軟著陸的登月。若成功實現月球南極軟著陸將確保印度進入主要天緣政治大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精英俱樂部。
成功的月球軟著陸將極大地鼓舞印度科學界的士氣。不過,印度政府官員還有其他需要花錢的地方。隨著主要航天國家探索太空的能力增強,它們正在計劃開展深空研究和星際探索。這種趨勢增加了月球作為遠距離太空探索發射平臺的戰略價值。
此外,外太空資源開采的經濟驅動力也不可阻擋。各國和私營企業都在貪婪地捕捉這一機會。專家們認為,小行星、月球甚至火星之類地球以外的天體表面存在豐富的鋰、鎳、銅、鈷、鋅、鎢、金、鉑和各種稀土礦物。
就連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地月空間也日益受到關注。專家們指出,地月空間蘊藏著利潤豐厚的資源。在這一區域建立基礎設施還將帶來軍事優勢,如提高監視能力。
北京有一個面向地月空間的龐大探月計劃。中國成功在月球背面實現了軟著陸,搜尋月球樣本、進行實驗。
中國還表示,它將在2030年之前嘗試讓航天員登上月球。
北京不斷努力利用其不斷增長的太空技術,正重新激起華盛頓的太空戰略野心。美國有自己版本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阿耳忒彌斯”計劃。日本、加拿大和歐洲等美國的傳統盟友都支持“阿耳忒彌斯”計劃。
天緣政治是領土地緣政治的新產物——各國正在一個新地盤上展開大博弈。
來源:參考消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