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22日傍晚至23日凌晨,杭州市富陽區(qū)短時強降雨引發(fā)山洪,涉及該區(qū)大源鎮(zhèn)、上官鄉(xiāng)、常綠鎮(zhèn)等地,造成部分區(qū)域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災情發(fā)生后,富陽全區(qū)眾志成城,迅速投入搶險救援,開展汛后重建工作。
24日上午,大皖新聞記者趕赴此次受災較為嚴重的地區(qū)之一——杭州富陽區(qū)大源鎮(zhèn)勤功村。山洪如下山猛獸席卷而過,恢復平靜的勤功村一片狼藉。山洪無情人有情,當?shù)卣跒暮Πl(fā)生后,迅速開展搶險救援和汛后重建工作,包括志愿者和民兵在內的各方救援力量也積極參與到搶險救災當中。
黨員志愿者從外地趕回支援
24日上午,為了盡快搶險恢復受災村莊的道路、供水、供電以及通訊,相關部門暫時管控由徐樟線上山進村的道路,除了搶險車輛外暫不允許社會車輛通行。在記者步行前往勤功村的路上,一輛SUV疾馳而過。經(jīng)溝通記者了解到,他們正是從外地趕回參與搶險救災的志愿者。
到達勤功村村委后,他們套上志愿者的紅馬甲,開始對道路上的淤泥進行清理。中午時分,記者在走訪完受災后的勤功村后停下來與幾位志愿者交談。
“我是一名從外地趕回來支援家鄉(xiāng)的老黨員?!?眼前的這位大哥姓張,53歲,是勤功村人,也是一位有三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據(jù)張大哥介紹,他退伍后便開始做起防火門的生意,“基本上就是在外地跑,逢年過節(jié)才會回村里看看老人和親戚朋友。”7月22日晚,張大哥通過村黨支部微信群得知突發(fā)山洪,想到父母仍住在村里,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拔耶斖砭徒o老兩口打電話確認他們是否安全。哪有家里不進水的,只要人安全東西沖走就沖走了?!睆埓蟾绺嬖V記者,村委會的同志連夜將老人送到了村委會旁邊的老年公寓,他對此很感謝。
張大哥告訴記者,第二天一早待洪水散去后村里又統(tǒng)一將村民送到了鎮(zhèn)上的集中安置點。23號一早,張大哥放下手頭的工作從嘉興趕回鎮(zhèn)里并將二老接回了富陽的家中。接回父母后,張大哥便著手參與村子的搶險工作。因為害怕山洪過后發(fā)生次生災害,張大哥先來到山下幫忙清淤,“山下的村子受災沒有山上嚴重,但也有不少村民家中進水。”
24號上午,張大哥向執(zhí)勤人員說明情況后,被允許開車進村?!暗谝谎劭吹酱謇锏那闆r也蠻震驚的,從小生活的地方變得一片狼藉?!睆埓蟾绺嬖V記者,到村子后,他主動請纓,哪里有需要就去哪,“對自己的家鄉(xiāng)肯定要出一份力。路邊的淤泥要清理、屋內的水要掃出去、家里的家具要找人搬……一刻沒停歇,但不覺得累?!?/p>
從嘉興趕回來的張大哥正在清理屋內的雜物。
在城里養(yǎng)老的老人主動回村搶險
72歲的張大爺一家有七口人,子女孝順,很早就將張大爺老兩口從勤功村接到富陽區(qū)的新家頤養(yǎng)天年。
山洪發(fā)生后,張大爺在和家人商量后決定主動回村幫忙,“村里不喊我是關心我們老同志的身體,但我覺得我還硬朗,家鄉(xiāng)有災我們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p>
子女們有些擔心,但拗不過倔強的父親。張大爺一臉平淡地告訴記者:“既然選擇回村幫忙,我就不會給別人添亂,也會把自己的安全放在首位,我也是這么和兒子、兒媳說的?!睆埓鬆斦f,雖然搬運淤泥、轉移家具的活自己干不了,但幫著將屋內的水掃出去這種事自己還干得過來。
張大爺在村委會內幫忙。
民兵第一時間支援受災地區(qū)
24日下午,記者在走訪大源鎮(zhèn)另一處受災較為嚴重的駱村村時,看到道路兩旁圍坐著三十多個人。當時已是下午四點,他們卻才開始用自帶的面包和礦泉水充饑。記者得知,他們是地方的民兵組織。
帶隊的是富春街道人武部的高部長。他告訴記者,23日凌晨2點左右,接到指示的富春街道的兩個民兵排近40人趕到了大源鎮(zhèn)駱村村等地進行支援。作為第一批趕來的民兵組織,他們立即開展居民轉移和失聯(lián)群眾搜救工作。當天凌晨,高部長帶領民兵隊伍挨家挨戶上門排查,將村民勸離并統(tǒng)一送往鎮(zhèn)上的安置點。
“我們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疏通河道。” 高部長告訴記者,山洪暴發(fā)當晚,整個隊伍一整夜都沒有休息。在完成轉移和搜救任務后他們便留在駱村村待命,隨時等待指揮部下達下一個任務。根據(jù)指示,24日下午,他們需要疏通駱村村段近1.5公里河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們的任務剛剛完成,隊伍正在補給休整。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殷志強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