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7月13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布高廣仁先生訃告,全文如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長、離休干部、著名考古學家高廣仁先生,因病于2023年7月12日在美國波士頓去世,享年91歲。
高廣仁先生于1932年4月4日出生于山東濟南。1948年投身革命,參軍、南下、渡江,在蘇州、上海參與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的創建,后在華東文化教育委員會等單位工作,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59年進入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60年任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副隊長,1962-1988年任山東工作隊隊長,1988年任考古研究所業務副所長。歷任中國考古學會、炎黃文化研究會、中華孔子基金會等學術團體的理事,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高廣仁先生治學嚴謹,長期深耕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尤其是海岱地區史前考古,成就卓著,是相關領域的開拓者。先生關心、愛護年輕學者,注重學科人才梯隊建設,為考古研究所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先生先后在華縣泉護村,安陽殷墟、小南海,曲阜西夏侯、濰縣魯家口、膠縣三里河、兗州王因、滕縣北辛、渤海灣砣磯島大口、臨沂鳳凰嶺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也曾合作開展了魯西地震遺跡調查。先生擔任考古研究所山東工作隊隊長期間,多次完成了目的性明確、科學且專業的考古實踐,為不少地、市、縣的考古文物工作奠定了基礎。先生以自身田野實踐為基礎,與多個學術單位友好協作,較早建立起海岱史前文化分區、分期的科學框架,率先提出“海岱歷史文化區”的概念,為中國史前及三代考古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廣仁先生重視田野實踐與深入研究的結合,強調考古學與自然科學的合作,倡導在中國史前多區系文化的廣闊背景下探討海岱史前文化發展的歷史之路。曾發表和出版《大汶口文化的分期》《中國文明發源地之一——海岱歷史文化區》《海岱區的商代文化遺存》《海岱區先秦考古論集》《山東王因: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合著)、《大汶口文化》(合著)、《海岱文化與齊魯文明》(合著)等論著。
高廣仁先生的去世是中國考古學界的重大損失。
高廣仁先生千古!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