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11月30日上午,江西高院對勞榮枝涉嫌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綁架罪上訴一案作出二審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對勞榮枝的死刑裁定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對于勞榮枝案的宣判結果,小木匠妻子朱大紅的代理律師劉靜潔脫口而出第一句話就是“不出所料。”長達23年的法律援助案件告一段落,看似平靜的她內心如釋重負。
劉靜潔在翻閱該案卷宗。
代理
1999年,朱大紅的丈夫陸中明在合肥做木匠活,被勞榮枝的男友法子英以有木工活為由,騙至租住處后遭殺害分尸。
這個消息,朱大紅一個月后才知道。最初她只是疑惑丈夫到合肥20多天怎么沒和家人聯系,但怎么也想不到再也等不到丈夫打工回家。
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朱大紅崩潰了。面對丈夫被害,29歲的朱大紅只有悲痛和手足無措。1999年8月底,朱大紅通過家鄉熟人輾轉介紹,才找到了律師劉靜潔想要尋求幫助。
23年過去,劉靜潔依然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見到朱大紅的場景。那時的朱大紅還很年輕,是在陸中明哥哥的陪同下來到她的辦公室。
劉靜潔回憶,朱大紅第一次來到她辦公室,不怎么敢說話,比較膽怯。“面對家人被殘忍殺害,她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怎么辦,不知道該找誰,一直在哭。”
1999年,劉靜潔47歲,已經從事律師職業13年,辦理的案件也不在少數,但面對小木匠這樣無辜被害的困難家庭,劉靜潔震驚憤怒之外,更多的是同情。她在寬慰被害人家屬同時提出專業建議,并表示會為朱大紅申請法律援助。
自此,劉靜潔成為了該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的代理人。法子英在當年12月28日被執行槍決,勞榮枝開始了20年的逃亡,曾經只在家管管孩子和家務的朱大紅則鉚著勁一個人撐起整個家。
在劉靜潔眼里,朱大紅是一個很堅強的女性,不過是現實逼迫她堅強,多年來,為了年幼的孩子,朱大紅沒有改嫁。為了賺錢,朱大紅往往四五點就要起床,穿過半座城市去打工,農忙時又要趁著夜色回來耕種。
“法子英的錢全部被勞榮枝帶走,如果抓到勞榮枝,可能會獲得一些賠償。”這是朱大紅苦熬多年來唯一一點希望。劉靜潔經常能接到朱大紅的電話,內容大多數都是詢問勞榮枝是否被抓獲。
“大姐”
法子英被執行槍決后,劉靜潔和朱大紅的關系并沒有斷,她的身份也從代理律師成為了朱大紅的“親人”。朱大紅每年至少要來辦公室找上劉靜潔一兩次。
因為朱大紅不認識字,不會寫信,每次都是來律所找劉靜潔。后來有了手機,劉靜潔每年都會接到朱大紅很多電話,有尋求幫助,也有關心問候。
年輕時的朱大紅和劉靜潔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每年元旦前,朱大紅一定會來劉靜潔辦公室找她,給她帶一些土雞蛋。劉靜潔便會去買一些糕點、水果讓朱大紅帶回去給孩子吃。
除了詢問案件進展,朱大紅逐漸把劉靜潔當作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家人。無論是家里的大事還是小事,只要是朱大紅拿不定主意的,都會來找劉靜潔商量,問她的意見。
“他兒子當時上學,我建議上的技校,還推薦了專業。她家里比如承包地出現問題,農村房子要倒了,但條件困難,無法修繕,我陪同她去找的鄉政府,鄉政府給了一些磚瓦。”劉靜潔說。
面對朱大紅一家的困難,劉靜潔總是伸出援手,陪同朱大紅一起四處奔走解決。20多年來,面對劉靜潔,朱大紅喊的并不是“劉律師”,而是“大姐”。
這一聲“大姐”,朱大紅喊了23年。劉靜潔也把朱大紅當作妹妹看待,總是想給她一點經濟支持。“但朱大紅比較要強,大多數都婉拒了我的經濟幫助。”為此,劉靜潔只能想著為他們籌集捐款,而趁此機會,她也可以捐上一些錢。
劉靜潔說,朱大紅為了撐起一個家,要養活三個孩子,在家做農活是不夠的,所以她來到合肥做保潔工作。
2005年左右,朱大紅在一家酒店做保潔,客人手表落在枕頭下面,她收拾床單時沒有注意,直接將被子裹起,連同手表一起送上了運送車準備送去清洗,后來客人回來找到了。但領班說她是有意拿走客人的手表,因此被酒店辭退。
朱大紅一五一十把事情告訴了劉靜潔,當然,她很氣憤。于是,帶著朱大紅找了酒店的領導,還申請了勞動爭議,后來經過調解獲得賠償。
影響
還記得第一次去朱大紅家里,那是1999年12月的冬天,是一個下雨天,從公路通往朱大紅家的是一條土路,雨天地上全是濕泥巴,一踩就是泥水飛濺。劉靜潔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幾公里到了朱大紅家里。
當走到朱大紅家門口時,劉靜潔被眼前的一幕觸動。“當時她女兒還好小,被朱大紅抱著,她的二兒子就拿著從地里挖出來的山芋,上面還有泥巴沒洗,孩子直接拿著啃,家徒四壁,非常困難。”
劉靜潔強烈地感受到,像這樣的家庭,除了提供法律援助和捐款,社會救助制度、公益活動都很有意義。
此前,劉靜潔已經免費代理了幾起長期公益的大案,但自此,劉靜潔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走上公益之路的想法。
這20多年,除了從事日常法律案件工作,劉靜潔還不遺余力地進行法治宣講,作為安徽省總工會、省婦聯的維權律師值班,還會去敬老院、學校等地捐款捐物。
劉靜潔坦言,她這些年從事法律援助工作,奔走在各個街道社區做普法宣傳,都和代理小木匠這個案子離不開。
普法之路任重道遠,劉靜潔希望能在更多的人心里種下法治的種子,讓人們學會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為建設和諧穩定的法治社會貢獻力量。
欣慰
從1999年到2019年,勞榮枝在外逃亡,沒有一點消息。劉靜潔和朱大紅一家保持著密切而又平穩的聯系。
這樣的關系,一保持就是20年,直到勞榮枝在廈門被抓獲,給雙方表面平靜的生活再次掀起波瀾。
勞榮枝被抓,她和朱大紅都很欣慰,朱大紅再次找到她幫忙申請法律援助。劉靜潔自然義不容辭。“我們又成了當事人和律師的關系,但這是基于20年的感情。”
作為一名女性律師,劉靜潔長期關注弱勢群體的生活。其實,當事人和律師的關系,案子辦結可能也就關系結束。但劉靜潔和朱大紅保持著親人般的關系,不僅是朱大紅把她當作依靠,更是劉靜潔發自內心地想給予她力所能及的幫助,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如今,勞榮枝案判決結果已出,劉靜潔和朱大紅一家表示滿意。但對于朱大紅一家來說,傷痛終究無法彌補。在附帶民事判決上,勞榮枝沒有經濟能力對小木匠一家賠償損失,這對劉靜潔來說也還是一個遺憾。
案件結束,但劉靜潔和朱大紅一家的感情不止。“今后,朱大紅有什么事情,我還會幫她。”劉靜潔表示,朱大紅孩子長大了,可能不會像從前那樣事事找她,但涉及法律相關的問題,應該還會請她拿主意。
劉靜潔在回應媒體采訪。
在勞榮枝案二審宣判當天,一個接一個的電話、信息采訪讓70歲的劉靜潔有些應接不暇,但還是盡力一一回應。因為,面對審判結果,她的欣慰溢于言表。
勞榮枝案結束,劉靜潔的生活將回歸平靜。她心里一直記掛著一件重要的事:幾個月前,朱大紅腿受傷,但還沒爭取到工傷賠償。為此,劉靜潔將帶著朱大紅繼續奔走在法律維權路上。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