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2月21日,合肥市民宋女士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反映,自己所在的蜀山區化機小區,住戶私設地鎖占車位現象十分突出,甚至沒劃停車位的空地,也被搶先安上地鎖。轄區社居委在接受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計劃盡快召集多方代表,以協商議事的方式來尋求解決小區業主停車難的最優方法。
這樣的地鎖在化機小區內有不少。
反映:小區車位難求,車主靠地鎖占車位
市民宋女士一家住在合肥市蜀山區化機小區,其父母是廠里的老員工,在該小區生活多年。近些年來,宋女士發現小區里私家車多起來后,小區開始了“搶車位”大戰。“很多車位都被安上地鎖,有些甚至沒劃停車位的空地,也被搶先安上地鎖,占住方便自己停車。”
2月21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化機小區,宋女士帶領記者在小區內轉了一圈查看情況。在現場,記者看到,小區內有些路面被劃上了停車位,還有車位號碼牌,但有些地段或空地則沒有劃停車位,而地鎖現象確實很普遍,主干道、支道旁邊,居民樓下、門口等都四處可見。
“車開走了,就把地鎖支起來,晚上回來再打開停車。”宋女士說,這些地鎖大多是小區居民自行安裝,為了占車位,小區里大部分可以停車的位置都被安上了地鎖。“原本我也開車上班,現在不敢開了,回來就找不到地方停了。”
宋女士告訴記者,去年,小區大門口還安裝了車禁,但并未使用過。“就像一個擺設一樣放在那里,車輛還是可以隨意進出。”
宋女士還說,小區內甚至有業主為了搶車位發生爭吵的情況。“此前,小區有人摸底過小區停車位數量與用戶需求,但登記過之后就沒有下文了,停車位沒有人管理,越來越亂,都是各占一個了事。”而宋女士還有一個擔憂,小區里老年業主頗多,地鎖隨地安放,擔心老人不小心會被絆倒,存在安全隱患。
化機小區內,安地鎖占車位現象較多。
物業:情況很復雜,十分難處理
在現場探訪完之后,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小區物業處。一提起小區停車位,一位物業工作人員劉先生說,這個情況很復雜,是歷史遺留問題,十分難處理。“原先這片都屬于化機廠,現在分為4個小區,香樟雅苑、馨怡家園、上品家苑、化機小區,另三個小區都可以從化機小區東門出入,再加上化機小區內還有一所小學,大門關不起來,整個小區的車流量、人流量都很大。”
劉先生介紹,化機小區共有12棟樓,大約有五六百戶居民,車位數量也不夠滿足全體居民使用,因為大門敞開,甚至還有部分外來車輛占用小區內部停車位的情況。
“物業已經換過幾波人了,這個車位一直沒法弄,目前的情況確實是誰占住了就歸誰在用,小區業主也是沒辦法啊,不然車沒地方停。”劉先生表示,業主停車有難處,而小區物業在管理上也很為難,目前物業主要負責維持小區的交通秩序和衛生情況。
化機小區內,很多路邊都有這樣的地鎖。
社居委:盡快召集多方代表,協商解決停車難題
2月21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化機小區所在的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科企社居委,該社區負責人鄭書記坦承,停車位問題確實是化機小區管理上的一個痛點與難點。“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化機小區相當于是幾個小區的共享‘通道’,有‘大門’卻沒辦法關上,停車亂象也確實存在。”
鄭書記介紹,2021年12月,他們為化機小區招標了一家新物業入駐小區管理,目前,也有計劃針對小區停車位等問題進一步介入協調。“準備讓物業公司將小區停車位、地鎖情況進行摸排了解,再召集居民代表、小區黨員代表、小區物業、周邊小區物業等一起,用協商議事的辦式來協商解決此事,聽取大家的意見,研制出相應可行的辦法,聯合協商解決停車難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朱慶玲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