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好好的公共場地卻被不少人私自裝上了地鎖,不僅占用公共空間,也給居民出行、停車帶來了不便,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近日,合肥桐城路青年一村居民反映,這樣一幕就出現在他們小區內,堵路又堵心,令人苦惱!
小區內私自設置的地鎖。
業主反映:小區私設地鎖,停車難上難
12月26日,青年一村小區居民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反映,作為一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舊小區,青年一村停車位較少,但近幾年小區車輛越來越多,車位緊張。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私自在一些車位和空地上安裝地鎖,搶占車位,讓小區停車難上加難。
“此舉不僅占用了公共空間,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位業主介紹,小區有一千多戶,沒有固定車位,這些地鎖的出現,將原本屬于廣大居民的公共場地變成了一部分人的“私家車位”,而其他車主在無車位可停之后,就直接占道停放,有的甚至堵住了消防通道,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設想。
業主稱,他們也曾向物業反映,并多方投訴,但問題遲遲未得到徹底解決,小區停車亂象也一直困擾著大家,讓人頭疼。
現場探訪:地鎖“遍地開花”,業主意見大
12月27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了該小區,一進門便看到路邊赫然立著一處三角地鎖。而這樣的地鎖在小區內部道路旁和一些居民樓下等多處都能看到,有的已經褪色生銹,看起來有些年頭。
已經褪色生銹的地鎖。
在探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有的地鎖還直接立在路中間,成了“攔路虎”。在一處過道出入口,記者見到了一把已銹跡斑斑但仍舊“站立”的地鎖。面對記者的詢問,旁邊一位大媽稱,這把鎖確實是她家設置用來占車位的,已經存在多年,之前曾被鏟除,但事后她又裝上了。“小區車位不足,不光我家設了地鎖,好多人都這么干。”這位大媽說道。
一圈轉下來,記者發現,小區內部道路并不太寬,但有些路段兩側都停放著車輛,這讓道路顯得更加擁擠。對于這些停車亂象,不少業主也頗有意見。“太危險了,一旦起火,消防車都難進來!”一位業主擔憂地說道。
物業回應:屢禁不止,將加大管理力度
隨后,針對居民們反映的情況,小區物業服務企業——安徽山星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青年一村是老舊小區,已有幾十年歷史,有的樓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的,如今居民有千余戶,沒有固定車位,車位緊張,目前尚未實行停車收費管理。
小區路邊停放的車輛。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地鎖確實是居民私自設置的,物業也曾向上反映,并配合城管等部門開展過鏟除行動,但稍不注意,又有人安裝上了,屢禁不止。
與此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物業方面將繼續加大管理力度,并配合相關部門拆除地鎖。
城管部門:正在拆除,將督促物業優化車位管理
12月27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從轄區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街道城市管理部獲悉,近期,蕪湖路街道正在拆除青年一村小區內私設的地鎖,目前已拆除十幾處。在拆除地鎖的同時,街道還將積極督促物業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優化小區內部車位管理,探索設置潮汐車位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 見習記者 韓喻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