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16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寧國市開發區實驗學校副校長藍紅英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這次她帶來了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職業啟蒙教育的建議。
藍紅英
“雙減”政策出臺后,有些家長仍然處在焦慮之中
藍紅英向記者介紹,“雙減”政策出臺后,政府及各相關部門積極落實,學校課堂教育質量得到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求,學生更好地回歸校園,校外培訓機構的培訓行為得到規范。
“雙減,減輕了家長的精神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學科教育重新回歸學校主陣地。”藍紅英說,但是還是有些家長仍然處在焦慮之中。
藍紅英認為,目前無法被高中錄取的孩子中有些出于無奈接受職業教育,順利通過中、高考的大學畢業生有些也因為心中茫然難于就業,而另一邊企業卻面臨人難招、人難留的困境。
辦好職業教育,提升職業院校建設至關重要
“雙減”背景下,如何讓新時代的祖國年輕一代徹底的從教育內卷這一現象中解脫出來呢?藍紅英認為,辦好職業教育,提升職業院校建設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家長改變子女就業觀,從小樹立孩子的正確職業觀更為重要。
藍紅英建議,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職業啟蒙教育,讓適齡的孩子了解職業的多樣性,以及從事這些職業應當具備的條件,引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根據自身情況做出人生的職業規劃。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職業啟蒙教育,通過孩子改變家長的子女就業觀,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觀念,讓家長相信孩子無論是接受普本教育還是接受職業教育,只要成為擁有一技之長的人就可以大有作為。
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啟蒙教育
藍紅英提出,建議就“在普通中小學實施職業啟蒙教育”形成一定制度,制定具體指導意見,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職業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對社會的職業形成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讓學生了解各種職業類型,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為未來的專業或職業選擇奠定基礎。
在藍紅英看來,“雙減”政策下,教育教學形式更加靈活,通過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走出課堂,深入工廠、企業、機關、單位、田間地頭學習調研,通過沉浸式體驗激發職業興趣。
藍紅英認為,通過組織“大國工匠進校園”“職業教育活動周”等系列活動,對中小學生開展勞動技能教育、綜合實踐教育,可以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認知度,幫助學生樹立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藍紅英說,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樹立孩子正確擇業觀”等相關課程,通過家校合作,讓家長、孩子乃至全社會共同樹立正確擇業觀,從而讓“雙減”政策下的家長不迷茫,孩子更快樂。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徐琪琪 葉曉 江振煥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