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取消查驗48小時核酸、行程卡下架,面對新形勢下的疫情防控政策,公眾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關切幾近頂點。有人內心焦慮,有人不懼病毒,但有些問題依然會在腦海中回蕩:普通人感染癥狀嚴重嗎?應該如何治療?康復后會留下后遺癥嗎?此前,有眾多專家針對這些問題作出科學的回應。
12月13日,大皖新聞記者也對話了幾位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者,雖然個人情況有所差異,但還是希望可以作為樣本為市民提供參考。
人物一:小吳
年齡:24歲
確診第二天退燒,第五天核酸就轉陰了
12月13日早晨,小吳踏上了從淮北回池州的火車。距離他確診陽性已經過去5天,核酸結果轉陰后,他選擇了回家。
12月6日凌晨,小吳作為密接人員被轉移到當地一方艙醫院隔離,接下來的每一天,他都需要做核酸,直到12月9日晚被通知確診陽性。
其實早在12月9日白天,小吳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出現一些異常反應,“腰疼、頭暈、嗓子疼、發燒,晚上6點多,我向方艙工作人員報備,沒多久接到電話確定是陽性。”
“當我得知確診陽性,沒有覺得受到太大打擊。”小吳說,當晚發燒至38.7℃,心情有些許低落。
小吳發燒到38.7。
當天晚上,小吳向方艙工作人員要了一些連花清瘟和布洛芬等藥物,吃下后大約一個小時,他的體溫降至37.5℃,并未完全退燒。
晚上9點,小吳轉移至另一個用來統一管理確診人員的方艙,他洗了澡之后躺下休息,感覺身上仍然有些發熱。
第二天,小吳體溫恢復正常。“腰不疼,然后頭暈也好了很多,主要就是第2天嗓子發炎,鼻子不通,已經鼻塞了。”小吳回憶,“我們一般是靠自愈,如果癥狀實在嚴重,就可以向工作人員拿一些藥吃。”
12月11日也就是確診的第三天,小吳身上只有一些輕微癥狀,主要是咳嗽和輕微流鼻涕,接下來的幾天 ,小吳一直吃疏風解毒膠囊來緩解癥狀。
“到了第4天,包括今天第5天,身體基本上就沒癥狀。”小吳說,后面只是嗓子有些癢,12月12日核酸結果已到達臨界點,今天轉陰,工作人員通知他可以離開。
確診陽性的這幾天,小吳表示,大部分人感染病毒后和感冒的癥狀確實相似,但可能每個人癥狀不同,他唯一不同就是有腰疼的癥狀。“這幾天,身體基本上沒有比較嚴重的反應,還行。”
轉移后的方艙環境。
小吳說自己在第一個方艙隔離點待了幾天,身體有一些癥狀,導致心情確實有點焦躁,后來轉移到新方艙后,換了新環境,加上癥狀輕了一些,心情恢復正常。
通過幾天的隔離和治療,小吳也總結出一些經驗:確診陽性后,要保持心情愉悅,多喝水,盡可能多排毒,不要有太大心理負擔。
人物二:小潘
年齡:21歲
癥狀出現到恢復,大概持續了5天左右
在合肥某高校讀大三的小潘在看到學校發布的學期末教學工作安排的通知后申請離校返鄉,并于12月9日下午踏上了回蕪湖的高鐵。
小潘說,“9號下午,我在火車上接到室友的電話,她告訴我她開始發燒了,但這個時候我的身體還沒有異樣,而回家后的第一時間,我也去了家門口的核酸檢測點做了下核酸。”這時小潘還覺得一切正常,然而傍晚左右,她突然覺得嗓子開始變得不舒服,因為核酸結果還沒出來,小潘就又拿家里的抗原檢測試劑自己測了下,結果顯示的也是陰性。
9號晚上,除了嗓子疼,小潘又覺得渾身發熱,出現了發燒的癥狀,當晚她就去醫院檢查了下,量體溫是38.7℃。小潘說,“醫生在現場又給我(用檢測試劑)測了還是陰性,還做了一個血常規,也沒有出現異樣。醫生就給我開了一些鹽酸安妥沙星片、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膠囊、和布洛芬就讓我回去休息了。”
醫生給小潘開的藥方。
回家后小潘吃完藥就上床休息了,“吃完藥后睡了大概兩個多小時就被熱醒了。后半夜基本就沒能再睡得著,這段時間就特別難受,整個人不停地出汗,渾身發燙,頭也暈乎乎的,臀部、下肢肌肉的酸痛格外明顯。”
第二天小潘還是很難受,但也能感覺到(發燒)稍微減輕了點,但是嗓子幾乎說不出來話了,(嗓子)又干又刺。小潘說,“吃飯的時候我還覺得味覺也有些變弱,只能吃得出咸淡,但是嘗不出其他的味道。”10號下午小潘看頭一天做的核酸結果還是沒出來,所以她又自己在家用試劑測了下,顯示的依然是陰性。
吃了兩天醫生開的藥,從11號開始小潘就覺得發燒基本上好了,肌肉的酸痛感也開始減弱,但又出現了咳嗽、流鼻涕的癥狀。
12月12號,“我就已經沒什么特別不適的癥狀了,但是當天我最后一次自己在家用試紙檢測卻發現試紙上出現了兩道杠,這個時候才確認自己確實感染上奧密克戎了。”
到13號中午,除了還有點鼻塞、咳嗽外,小潘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很好,甚至還能在家學習。由于目前暫時無法購買到抗原檢測試劑,還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徹底轉陰,目前仍然在居家自我隔離。小潘表示,“也不想給別人增添風險,等我網購的試劑到了檢測轉陰后再出門吧。”
小潘說,她從察覺到嗓子疼痛到基本恢復也就經歷了5天左右的時間,這期間一直不停地喝水,因為嗓子疼也煮了點冰糖雪梨。然后就是按照醫囑服用那幾種藥物,別的藥也沒敢亂吃。“我覺得感染后的的第一個晚上發燒的時候有點難熬,比以往感冒發燒難受一些,但吃藥后好轉的也很快。”
人物三:小美
年齡:33歲
以為自己是感冒,沒想到是“陽”了
“前兩天有輕微癥狀,但抗原檢測是陰性,還以為是感冒,昨天檢測才發現是陽了。”合肥的小美,在12月9日晚,與朋友一起聚餐后,感染了奧密克戎變異株,那一桌,目前已有6人感染,不過,大多癥狀輕微,幾人都在微信群里分享討論病情。小美開玩笑說,聚餐群變成了“病友群”。
小美今年33歲,提及這一次感染,小美仍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想到過遲早都會陽,但沒想到這么快就攤上了。”小美說,12月9日,朋友邀約一起吃飯,一桌有10人,都是熟悉的朋友,當時并無人有癥狀,或發現自己“陽”了,但聚完餐的第二天,小美發現喉嚨有些疼痛。
“這幾天很冷,我以為自己凍到了,是感冒。”小美說,隨后,微信群里有一名當天參與聚餐的朋友說自己“陽”了,這讓小美嚇了一跳,她趕緊拿出提前準備的藥箱,找到抗原來檢測,但是結果是一道杠,也就是“陰”。
直到12月11日晚上,小美出現全身輕微酸痛,并伴有發燒癥狀,“差不多38℃,不算高,第二天就退了,那晚精神狀態還可以,還看了世界杯,法國對戰英格蘭。”
12月12日,小美再次檢測抗原,才出現兩道杠,自己確實“陽”了。小美向公司請了假,沒有去就醫,而是居家隔離,自己不同時間服用了“連花清瘟顆粒”和“布洛芬緩釋膠囊”,酸痛的癥狀明顯減輕了,喉嚨痛感也減輕了,只是鼻子有些堵,偶有咳嗽。
小美提前準備的藥箱。
小美說,居家幾日,感覺自己總犯困,但是味覺和嗅覺都很正常,食量也沒有下降。“因為癥狀不是很重,除了發燒一晚,其它癥狀和以前感冒差不多,我心態還挺好的,就當放了幾天假。”小美說,自己平時有空也去健身房鍛煉,可能身體素質一向還行,再加上此前接種過新冠疫苗,所以,這次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癥狀不重,也沒有那么難受。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汪艷 朱慶玲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