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27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10月1日00:00,包公大道(二十埠河-龍興大道)道路與管廊工程地面道及部分高架橋將正式放行,合肥市東向“大動脈”將更加通暢。
據悉,作為合肥市重點工程項目,包公大道是“五橫七縱”快速路網重要一橫,連接肥東縣區域內重要的主干路,是1331城市東進戰略的重要支撐軸線,也是合肥市對外交通快速轉換的紐帶。
包公大道位于合肥市東北片區,主要對現狀包公大道進行快速化改造,包公大道西起二十埠河,東至龍興大道,全長約15.5公里,規劃為城市快速路,規劃紅線寬55-60米,其中高架橋全長11.7公里,高架段布置雙向六車道,于新海大道、橋頭集路、龍興大道交口設置互通立交,上下匝道6組;新海大道-大眾路段規劃建設雙艙管廊,長約3公里。工程建設主要內容為:道路、橋梁、管廊、排水、交通、照明、電力(土建)及附屬工程等,目前共分六個標段施工建設。
本次放行的高架橋為云錦路至柳孜路段;放行地面道路為二十埠河至龍興大道地面主車道道路。
包公大道項目于2021年8月16日開工建設,合同工期為18個月(4標段合同工期為24個月),合同竣工工期為2023年2月份竣工(4標段店埠河斜拉橋合同竣工工期為2023年8月),為減小工程施工對周邊區域的交通的影響,緩解交通壓力,將部分具備放行條件的高架及道路進行提前開放交通。目前,包公大道高架橋除店埠河斜拉橋以外已基本建成,計劃今年12月份放行剩余高架橋。
包公大道完工后,有利于緩解東西方向交通壓力,交通將更加便捷,合肥主城區、肥東、新站將被連成一個有機整體。道路兩側生態資源有效整合后,將形成系統景觀,進一步充實包公大道生態景觀廊道功能,實現生態、景觀與建構物和諧統一。
劉燕燕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