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曾參與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在著名的長津湖戰(zhàn)役中參戰(zhàn)的92歲老戰(zhàn)士孟照起,因身體原因再次住院,病情不容樂觀。9月12日中午,在孟老意識尚清醒的情況下,在家人的陪同與見證下,其子孟憲勇代孟老簽下了遺體(角膜)捐獻協(xié)議書。
大皖新聞記者于14日下午5時許趕赴阜陽人民醫(yī)院,帶著崇敬之情看望病床上的孟老。其幺女孟云霞告訴記者,今年開春后父親的狀態(tài)就不是很好了,去醫(yī)院檢查出肺氣腫,上半年已經(jīng)住了兩次院。“當(dāng)時狀態(tài)還行,還能下去買菜呢。我們讓他在家歇歇,他還說‘我得出去走走,不能天天呆家里啊’,讓他出門拄個拐他就說‘菜籃子就是我的拐棍!’”
孟云霞告訴記者,這次住院前老爺子整個人狀態(tài)就急轉(zhuǎn)直下,整天昏昏沉沉,大部分時間都是昏睡的狀態(tài)。“我們喊他住院他也不愿意,說就想在家里”,后來實在難受才送到了醫(yī)院。孟云霞告訴記者,“父親在部隊的經(jīng)歷鍛煉出雷厲風(fēng)行的性格,即使住院期間只要他還能動,吃飯、上廁所就都不讓做子女的插手。”
談到孟老完成遺體(角膜)捐獻,孟云霞也不禁紅了眼眶,“今年第一次住院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他百年后不用火化,不用立碑,把他的遺體捐出去給國家搞醫(yī)學(xué)。”孟云霞第一次聽到父親這個要求還不能接受,她第一時間問了大哥和兩個姐姐這件事,“原來父親并不是心血來潮,他早就和我哥還有姐姐都說過這個想法。”孟云霞告訴記者,就在前天醫(yī)院給他們下了孟老的病危通知書,“我們第一時間讓醫(yī)院幫聯(lián)系遺體捐獻機構(gòu),12日中午,我大哥在父親意識尚清醒的情況下替父親在遺體(角膜)捐贈協(xié)議書上簽字。”
回想起父親在生活里的點滴,孟云霞告訴記者,孟老在生活中很傳統(tǒng)。“因為他離家跟隨部隊在外很多年,可能是出于對母親的虧欠,回來后家里的活他都不讓我媽干。”孟云霞說,在她的眼中,父親一直是一位慈祥的父親,“甚至回憶不起父親生氣時的樣子。”記者了解到,孟老很少主動提及那段軍旅生活。“往往都是我們主動去問,他才會跟我們說那段故事,年齡大了后他更是不愿回憶,一提到就不斷念叨著‘我想我的戰(zhàn)友啊,他們都回不來了啊!’”
傍晚,大皖新聞記者見到了孟老的長子孟憲勇,在他的印象中,父親一直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家,離休后的日子就整天和孫子輩們在一起,照顧他們的生活。孟憲勇告訴記者,父親作出遺體(角膜)捐獻的決定后,第一個告訴了他這個想法,而他也始終都支持著父親的決定。“簽字那天,我的心情很復(fù)雜,但一想到父親即使在最后的日子也希望為國家做貢獻,我只有自豪與敬重。”
從18歲參軍,到1979年轉(zhuǎn)業(yè),孟照起戎馬半生。壯士從戎,曾是氣吞殘?zhí)敚簧n蒼暮年,仍可為國貢獻。病床上的孟老真正做到了“為國家做貢獻”的錚錚誓言,用一言一行為子女們做榜樣!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