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7日上午8點左右,瀘定縣室外溫度15攝氏度。在磨西古鎮一處安置點外,幾口黑色大鐵鍋里裝滿水,鍋底下柴火正在燃燒。早晨的室外有些涼意,靠近柴火燃燒的鐵鍋旁,讓人感到溫暖。
這是地震后的第二個早上。安置點外,一張大桌子上擺放著用桶盛滿的白米粥,桌子上還整齊地擺放著一些一次性碗。幾名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拿著鐵勺站在旁邊,“喝粥嗎,直接盛”,看到有人走來,志愿者們都幫忙盛粥。其中一名志愿者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這些粥都是免費供應。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孫召軍 殷志強
編輯 彭玲
大皖新聞訊 9月7日上午8點左右,瀘定縣室外溫度15攝氏度。在磨西古鎮一處安置點外,幾口黑色大鐵鍋里裝滿水,鍋底下柴火正在燃燒。早晨的室外有些涼意,靠近柴火燃燒的鐵鍋旁,讓人感到溫暖。
這是地震后的第二個早上。安置點外,一張大桌子上擺放著用桶盛滿的白米粥,桌子上還整齊地擺放著一些一次性碗。幾名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拿著鐵勺站在旁邊,“喝粥嗎,直接盛”,看到有人走來,志愿者們都幫忙盛粥。其中一名志愿者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這些粥都是免費供應。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孫召軍 殷志強
編輯 彭玲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