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月14日和15日,合肥市志愿者鄒揚揚、張西光在中科大附一院先后捐獻造血干細胞,安徽省造血干細胞捐獻成功突破400例。2007年,合肥市實現第1例造干捐獻,截止到3月15日,合肥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共92人,占全省總捐獻量約23%,捐獻量位居全省第一。
省外患者迎來康復希望
鄒揚揚是全省第400例、合肥市第9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目前在合肥一家健康管理公司工作,他的家庭可以稱得上富有愛心的公益之家,父母和姐姐都曾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而且父親、姐姐也都是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在全家的支持下,成功幫助浙江一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重獲新生。
張西光是全省第401例、合肥市第9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作為安徽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的一名輔導員老師,也是該校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的負責人,在校園內經常組織開展公益活動,分娩不久的妻子剛剛經歷了新生命誕生的喜悅,格外支持丈夫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位河北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前100例用時10年 第四個100例用時不到1年
我省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于2004年5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全省共有59230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成功捐獻401例,其中,第100例于2016年11月實現,用時12年;第四個100例于2022年3月實現,用時不到12個月。
從捐獻數據來看,近5年來安徽省捐獻增速大幅增長,年均增幅為39.75%。從捐獻量來看,安徽省2021年實現捐獻造血干細胞99例,捐獻量居全國第8。從捐獻成功率來看,我省成功捐獻率達到67.7/萬,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6個點,位居全國前列。2021年成功捐獻率達到16.7/萬,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53個點。
據統計,安徽省40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中,向我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捐獻397例,向美國、韓國、印度、蒙古國共捐獻4例,其中援助印度、蒙古國的捐獻為我國首例,向我國江蘇省捐獻數量最多共40例。
401例捐獻由395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完成,其中,有6名捐獻者為救治患者果斷進行2次捐獻。401例捐獻者中,男性340名、女性61名,職業群體數量前四分別是企業員工、行政事業單位、學生、醫護人員。捐獻年齡18-35歲最多,占比69.1%,捐獻時最小的19歲,最大的52歲,平均年齡為31.2歲。
合肥捐獻量位居全省第一
2007年,合肥市實現第1例造干捐獻,截止到今日,合肥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共92人,占全省總捐獻量約23%,捐獻量位居全省第一。自2019年以來,合肥市造血干細胞年度捐獻量更是連續三年突破2位數,分別實現捐獻13例、18例和13例。
截至2021年底,合肥市在庫人數26523人,占安徽省總庫容的44.78%。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