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聽說患者是個小男孩,這次比較幸運能配型成功,希望他能恢復健康,繼續幸運下去!”11月25日,余萬驥在中科大附一院順利捐獻造血干細胞,延續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男孩的生命,成為合肥市第8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余萬驥今年49歲,大學畢業后留在合肥工作、生活。“大概是20年前開始無償獻血,沒有很在意,碰到獻血車就獻一次。”余萬驥說,直到2011年父親生病,他才突然意識到健康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想到自己身體還不錯,可以做點有意義的事,便開始堅持無償獻血,每年至少一次。
一次獻血時,工作人員向他介紹了造血干細胞知識,想到能有機會幫助別人,他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對自己來說沒什么,卻可以幫助別人,挺值得的。”今年,余萬驥還領取了合肥市無償獻血榮譽證“愛心卡”,享受免費乘坐城市公交等政策。
多年來,余萬驥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單程就是10公里左右,平時多鍛煉、多活動,體質一直都還不錯。這次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電話,得知自己與一名地中海貧血男孩配型成功,余萬驥沒多想就同意了。他說:“為人父母,我能夠理解患者和患者家庭的痛苦,配型成功也是一種緣分,我愿意幫助他!”高分辨檢測、體檢及入院注射動員劑做捐獻準備,整個過程都比較順利,余萬驥表示雖然身體有一點反應,但是可以承受。
余萬驥的女兒在外讀大學,父母年齡也比較大了,這次捐獻,余萬驥暫時向他們保密,只是和妻子溝通了一下。雖然有點擔心,但了解到捐獻對于患者的重要意義,妻子還是表示了支持。“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更應該在困難面前挺身而出、以身作則!年底工作比較忙,但這次請假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是做好事,單位還是很支持的!”余萬驥說。
11月25日中午,余萬驥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采集,為遠在重慶治療的男孩送去了健康的“血液種子”。余萬驥說:“其實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是寶貴的生命,只要是患者需要,我都愿意捐獻!希望患者早日康復!”合肥市紅十字會為余萬驥送上了鮮花和榮譽證書,感謝他的大愛義舉。
張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